陕西民间剪纸与现代剪纸
80年代中后期至今,中央美院的吕胜中先生对陕西的剪纸窗花特别是陕北剪纸做过较广泛和深入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研究。主要作品有《生命—瞬间与永恒》、1992在德国((红色列车》、1993在澳大利亚《灵魂之碑》、1994在日本福冈《盛世太平》、1994在日本福冈《灵魂之祭》、1995在日本东京《替身》、1995在德国乌帕塔尔《所在一+))、2000在美国纽约《初次见面》、2000在陕西旬邑赤道乡《再见女巫》、2002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由来》、2002在广州《红魂一形与影》、2002在荷兰文瑞精神病院《究竟》、2005年在美国纽约的《天书》等,主要著作有《小红人的故事》、《再见传统1》、《再见传统2))、《再见传统3))、《再见传统4))、《中国民间剪纸》、《走着瞧》等。
2003年梁长胜先生出版了《现代剪纸语言的变异》,主要创作了有关佛学((x世界》的等现代剪纸。
2004年8月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的金晖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剪纸艺术:从传统到当代语境》。文章指出: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剪纸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用于民俗:在当代,剪纸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注入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使剪纸艺术的个性表现在时间以及空间形态发生改变,构成剪纸艺术作品的当代语言环境。
2005年第5期上哈尔滨学院的王丽单发表《剪纸艺术中的音韵美》。文章指出:通过剪纸艺术的视觉感受,以感观转化为手段将剪纸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背景相互融会贯通,突出了剪纸艺术因音乐所散发的特殊美感。剪纸艺术与声乐联系起来,让人感到画面之外声乐艺术的无穷音韵之美;剪纸艺术与戏剧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的语言艺术的音韵之美;剪纸艺术把器乐、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画面之外的形体美,旋律的音韵之美。通过对剪纸艺术的欣赏与思考,她认为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门类彼此之间都息息相通,在欣赏中应从多角度去分析、理解。从剪纸艺术中是可以感受到音韵之美的。作为音乐教学工作,不能不更多地从其他艺术领域中去学习、感受音乐。有人把剪纸艺术、绘画艺术、歌唱艺术、器乐演奏艺术、戏剧艺术等孤立起来去欣赏,这是不可取的。它们彼此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有人称它们为“姊妹”艺术,她看不无道理。她就从欣赏“剪纸艺术”中感受到了“无声的音韵”的无穷之美。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