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出现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而有些患者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后出现反复发烧的现象,那该怎么办呢?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发烧,并有以下几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1.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及时就医;
2.发烧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屎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烧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烧引起抽搐的宝宝;
5.发烧并发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活动差,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烧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1.绿豆100克,鸡蛋数个,将绿豆磨成粉,炒热,加蛋清调匀,捏成小饼,贴在胸前。不满周岁的宝宝贴10分钟即可,周岁以上可逐渐增加时间,3岁以上的宝宝可贴30分钟。
2.用头发蘸蛋清反复涂发热宝宝的足底,手心,肚脐周围及胸、背部,擦时要反复擦,以保证体表蛋清不凝固为好,15分钟为宜,涂擦完毕后,用干净毛巾擦拭干净,体温即刻降至正常。
1.将小冰块加少量冷水放入热水袋或双层塑料袋中,外边用布包好,将冰袋按*,放在患儿头枕部。
2.用毛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湿后拧成半干,叠成长方形,将毛巾放在患儿的头上,可用两块毛巾交替使用。高热时还可以放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
注意:如果用冷水、冰袋冷敷,孩子会嫌太凉不可能忍受,可将每次的冷敷时间间隔几分钟再进行。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病儿的一-般状态,通常体温降到38°C即可。如出现皮肤发花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物理降温。并注意避风,不要让孩子着凉。
1.大人**手,用手或手裹干净纱布,蘸30%~ 50%的酒精(如果无酒精也可用60°白酒代替,一份白酒掺半份水),擦病儿的四肢和背部,一-般3~5分钟,用力要适度,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会随酒精蒸发而扩散。注意,本法适用于体温在40C以上体质较好,且无汗的患者,新生儿禁用此法。开始或擦完后都要注意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2.用35C左右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擦浴手心、足心、肘窝、腋窝、胭窝、大腿根部、颈部、后背等处。每擦完一遍, 待皮肤上的水蒸发干后,再擦第二遍,如此反复数遍,直至体温下降,擦完后穿衣、盖被,以免受凉。
3.用风油精1毫升,加30毫升水,擦浴患儿上、下肢两侧,背部,腋下,腹股沟及四肢关节屈侧,边擦边揉,约10分钟,然后再间隔15分钟进行第二次擦浴。此法很安全,疗效优于酒精擦浴,无体温不升等副作用。但要注意在操作时避免药液接触孩子的面部(眼睛、嘴巴、鼻孔等)及会**,避免局部受到刺激,并且要密切观注孩子的皮肤颜色、呼吸及脉搏等,发现异常应停止此法降温,及时送往医生进行处理。
用瓷汤匙蘸水在背部上下刮, 以刮出紫红痧为度。发热病人, 轻轻一刮,即可刮出痧点,痧点呈紫红色,粒大, 密布。而正常人刮痧出痧慢, 需重刮几次才可出现浅淡、稀疏、粒小的痧点。二者截然不同。施刮者应该注意鉴别。
刮痧疗法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物理疗法,刮痧疗法目的在于通过疏通俞穴,达到调和内脏气血、阴阳之功能, 对于感染性发热,疗效很好, 可作辅助治疗。
准备两个较大的洗脸盆,其中一个盆内倒入42*C左右的温水,另一个盆内倒入15°C~ 16C的冷水,水量以能淹没脚踝为限。**患儿的双脚浸入温水盆内1分钟,然后再浸入冷水盆内1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反复三次,以温水浴开始,以冷水浴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盆内的温水要不断的加热水, 保持在42*C~43C。结束时,要迅速擦干脚,穿上袜子,以免着凉,此法适用于小儿发热初期的治疗。
功效:具有解暑清热、养阴醒胃的作用。可每天当饮料喝。
制法:鲜荷叶100克,**加水适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可饮汤食瓜两次。
制法:冬瓜500克,**,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
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1次。
制法:鲜葛根40克,**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时,不可反向操作!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位置:在无名指未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
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 500下。要领:用力宜 柔和均
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在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出现发烧、口腔溃疡等症状,而有些患者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后出现反复发烧的现象,那该怎么办呢?
材料:金银花15克,大青叶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和大青叶放入适量水中煎煮5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凉温后**适量蜂蜜饮下。
材料:藿香正气水一支,棉球一个。
做法: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入睡时放在肚脐上并固定住,第二天取下。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继发性细菌感染。
如果是新生儿,由于有很多的宝宝不爱吃奶或辅助食品。这时,应该避免食用对溃疡有刺激性的和粗糙的食物,而应该给宝宝吃刺激性小的食物。
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让患儿充分休息,不要去幼儿园或学前班等,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要让患儿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的疼痛。
另外要注意患儿的发热情况,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在39C度以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疱疹性咽峡炎及咽结合膜热均为自限性疾病,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他并发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