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内膜,在**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长繁殖而形成的一种妇科疾病
子官内膜异位症是发病率日益上升的一种妇科常见病,多见于30~40岁妇女。患者多并发不孕,一旦发生妊娠,则异位内膜也呈蜕膜改变,病变缩小或消失,症状缓解。
绝经后,异位内膜也随卵巢功能衰退而逐渐萎缩吸收,但也偶见绝经后发病者。**内膜异位分布范围甚广,常见于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如卵巢、**骶骨韧带、子官下段后壁浆膜层以及覆盖于**直肠陷凹等处,故有“盆腔**内膜异位症”之称。
**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是继发性痛经,伴下腹部及背部进行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腿部。疼痛常于月经1~2天开始,相当于异位子官内膜出血时;月经开始时,疼痛达到最高峰;在行经期,大多数患者疼痛可缓解。但在晚期患者中,尤其当盆腔有广泛和显著黏连时,疼痛可持续存在。典型的继发痛经患者多在30~45岁。有的**内膜异位病灶导致**后倾,常有性感不快、**痛甚至**困难。约1/3原因不明的不孕与子官内膜异位症有关。
1、避免在临近月经期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的或过于粗暴的妇科检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妇科手术(如人工流产等)。
2、运动锻炼:每周运动超过2小时的女性患子官内膜异位症的概率比没有运动者少1倍,其中以练习跑步和弹跳效果最佳,因为这些运动对肌肉和关节的牵拉和刺激作用最强,后者又能提高雄激素的浓度。
3、饮食保健:忌一切寒凉食品,少肥厚油腻,慎酸感重味,多吃温性补益作用的食物(如核桃肉、大枣、桂圆及红糖等)。
4、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内服、外敷、灌肠等多途径的治疗方式,在调整卵巢功能的同时,改善症状,调经促孕。
5、确实需要手术的,尽量避免接近经期施行手术;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用肋挤压宫体,否则有可能将内膜挤入输卵管或腹腔。
6、术后进行中医调理,以尽可能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