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抽血化验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总胆红素偏高又有哪些危害呢?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5.1~17.1μmol/L(0.3~1.0mg/dl)。
当高于17.1μmol/L临床上可称之为隐性黄疸,便可称为偏高。如果进一步升高,超过34.2μmol/L时,即可出现显性黄疸。
肝细胞对胆红素起到摄入、结合、排泄的作用,当肝细胞受损时,对胆红素的代谢作用减弱或者丧失,导致胆红素累积,引起总胆红素偏高。各种肝病都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故胆红素升高的的原因多由肝病引起。
总胆红素的偏高,也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长期饮酒、剧烈运动等,以及新生儿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但这些情况一般在自我调节后可恢复正常。
总胆红素是有红细胞衰败代谢产生的,当出现溶血反应,加速了红细胞的衰败速度,导致红细胞大量转化为总胆红素,而引起总胆红素的升高。
总胆红素是临床对黄疸诊断分级的重要指标,总胆红素偏高可能会出现各类黄疸,如肝炎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肝炎对肝细胞的损伤是长期而又严重的,当影响肝细胞的功能时,总胆红素便越积越多,无法正常代谢,故总胆红素长期偏高不降,可能是存在肝炎。
红细胞正常寿命是120天,溶血症会缩短红细胞的寿命,红细胞转化为总胆红素的数量也就越多,总胆红素偏高也可能存在溶血性疾病的忧患。
1.应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2.切勿自行用药,因为不少药物对肝脏有损害,乱用药可能导致症状加重,难以挽回。
3.生活中应适当锻炼,注意休息,不要熬夜,过于疲劳。
4.调整饮食,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营养用餐,忌暴饮暴食,忌烟酒。
5.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有利身体健康,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