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每年春季都会有倒春寒的现象。倒春寒是指初春(2月末3月初)气温回升较快,可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气温却出现了较正常年份偏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常因为冷空气的侵入,气温明显降低,对农作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人体健康也有一些影响。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就称为“倒春寒”。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
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要说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春季(3~4月)正是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这期间常有从西北地区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形成持续性低温阴雨天气。一般来说,当旬*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据说古人有个判断该年会否出现倒春寒的办法,即看阴历十月十六的天气状况如何。阴历十月十六是寒婆捡柴日,据说每年的这一天如果晴,则这个冬季会很寒冷,寒冷持续时间也很长,将会出现倒春寒;而如果这天刮风下雨,则冬季不是很冷,没有倒春寒。这个办法未曾得到科学验证,但据说古来经历无数次验证皆言准确,或许大家今年也可以注意尝试验证一下。
倒春寒的基本标准
入春后才会发生倒春寒。但有人认为立春后天气还不暖和就是倒春寒,这是一种误区。“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
南北方发生的倒春寒时间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南方要早些,北方稍晚些。倒春寒的基本标准为: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南方各地春播时间有先有后,倒春寒的时段与强度指标也稍有不同。
倒春寒为什么这么冷
1、倒春寒期间,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持续冷高压**,天气寒冷。
2、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
3、倒春寒早晚温差大。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2018年倒春寒会持续多久
一般是3-7天左右,最长达2个星期。在这期间,天气湿冷,很多人容易感冒,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倒春寒的准备。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要穿得稍多一点,避免感冒,诱发疾病。
倒春寒的养生要点
1、太阳出来后再外出
倒春寒这种冷暖空气相互交换的天气变化,有利于各种细菌、病菌的繁殖,而且春天风多且大,人体吸入细菌、病菌的几率也增大。太阳没出来,不要做运动。春天锻炼要在日出后进行。天色没有大亮时最好别运动,特别是不要到有绿色植物的地方运动。天没亮时,在物旁边运动的话,会摄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不利。太阳来以后,阳光有杀菌的功能,而且还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更多氧气,对心肺调节非常有帮助。
2、适当增减衣服
提倡春捂秋冻”,不要因为天气转暖就马上脱掉冬服。冬天已习惯了多穿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衡状态,随便减少衣服会破坏这种*衡。春捂提倡上薄下厚”,因为人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更容易受寒冷侵袭。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姑娘早早就穿起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遭受冷空气**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3、警惕呼吸系统传染病
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天气转暖后,人们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出现下降,会经受不住突然**的冷空气的刺激,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整体下降,容易使人体植物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紊乱,导致调节功能减弱。因此,春季是流感、流脑、病毒性肝炎等多种疾病流行或复发的季节,同时,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明显增多,尤其是抵抗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如不注意预防,“倒春寒”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