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角龙是一种角龙亚目下的纤角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1.8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属于最原始的新角龙类,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倾斜,鼻部下收,第一批化石是在**发现的。
倾角龙在角龙类恐龙中属于体型较为迷你的物种,体长最多也只有1.8米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87位,大小还比不上现代的一只山羊,所以体型基本上和短角龙、足龙以及驰龙等小型恐龙类似。
倾角龙的嘴巴呈现鹦鹉鸟喙状,所以鼻骨是非常内收的,上颌骨比下颌骨更长,颅骨的侧面可以看出有着明显的倾斜,最特别的就是它的眼眶下部有一块非常独特的三角形骨骼,三个点正好分别位于眼眶的下方、颧骨以及嘴角位置。并且由于它是较为原始的新角龙类恐龙,所以它的身体关节也是极为简单的。
倾角龙和大部分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属于植食性恐龙,不过它生活的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并不是非常多,所以倾角龙很可能和同时代的其他角龙一样,主要是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比如坚硬但有韧性的蕨类植物、苏铁以及松柏类树叶等,并且它们锋利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也更合适切割针叶或者树叶。
倾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地层,所以科学家才判断它很可能是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坎潘阶时期,也就是大约7430万年前的时期,不过比较特别的是,在这一地层中仅仅只有倾角龙一类新角龙类恐龙。倾角龙在04年的时候才第一次被命名和正式描述。
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你也要找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笑,因为这就是人生,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更加坚强。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