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句话:每逢佳节被逼婚,相信很多的年轻人对于相亲这个问题,都是深有感触的。最近有个叫做《**式相亲》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节目形式是,儿子带着爸爸妈妈去节目现场挑选女嘉宾。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式相亲的特点。
每位女嘉宾一**,开始是儿子谈论对她的感觉,然后是爸爸妈妈谈论对女嘉宾的感觉,三人意见集中一下,选出最后的结果。如果某位女嘉宾被选中的几率比较多,女嘉宾就可以反选。这档节目,我觉得很无厘头。但这似乎又符合了某些群体的口味。现在看电视的群体已经不是年轻的一代了,更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一辈。节目的播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收视率非常高。在节目里,我看到了真实的**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写照。
《**式相亲》的爆点在于,选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节目宣传点,“**式相亲,有父母更放心”。现场由父母帮子女选心仪的对象,当然过程中年轻人可以通过打电话沟通的方式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最后被选中的男方或女方,参考父母建议的同时,自行选出中意的男嘉宾和家庭。
节目某种程度上折射了现实尴尬,把打通现实的槽点转换成收视率,网民们由此对父母参与子女的相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子女相亲,和父母有关吗?个别家长在节目中暴露的“奇葩”择偶观,更是让观众瞬间槽点值爆表。首集中,“好看的脸蛋不出大米”、“手脚冰凉的女孩子不合适”等等长辈择偶标准就****。
当然,还包括颜值一般的女嘉宾引发男士赤裸裸的点评,漂亮的女嘉宾**40岁年纪后遭遇由全场沸腾降至冰点,拥有12家音乐连锁餐厅的男嘉宾引发全场争抢,月薪4000元的机关食堂厨师尴尬离场等。这些在以往的相亲节目中或许并不新鲜的焦点,在父母主导的“相亲”中变得更加令人尴尬癌发作。有人直接表示,这是一档让人倒胃口的节目,但真正倒胃口的其实不在于节目,“而是在于现实的恶心要远大于节目本身的恶心。”有网友甚至说,“《**式相亲》火了,回家过年我怕了。”
点评:经济学逻辑扼杀诗和远方
最终大家批判的矛头集中于“妈宝”、“直男癌”、“看不起女人的女人”、甚至“缺少正能量的综艺环境”等。被冠以“**式”字眼,让人联想到《**式离婚》、《**式关系》等影视剧,免不了令人反思**式思维主导下的约定俗成的传统。父辈们希望孩子们在婚姻中不受物质之苦,年轻人也在职场饱尝生活压力和物质焦虑,由此“**式相亲”少不了经济学的逻辑支撑,在节目中,世俗标准所谓的“门当户对”被父母和盘托出,微弱的情感逻辑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邂逅和相识几乎不可能。
有知乎网友说,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五分钟交流”中展现出你超凡脱俗的阅历和才华,就只好先汇报一下你的银行流水吧。高转速的时代拒绝飘忽不定的诗意。或许在不久后的未来,以美好偶遇为蓝本的爱情小说会被划入科幻小说的类别。所以,同样是审视传统,与《见字如面》的清流审美相比,《**式相亲》贩卖的则是充满“丑陋”与争议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