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外国人视国人为饮食文化的翘楚,国人“会吃”、“敢吃”的说法不胫而走,远播**。诚然,鲁粤川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渊源流传、各有所长,**的饮食文化确有其他饮食文化难以企及的独特一面。但**有关国人的饮食影响最深刻的却是国人选材的奇特一面。
不论是飞禽走兽抑或是游鱼爬虫都能成为国人餐桌上的美食,以至于国人也开始以能吃、会吃自居,网友有关让国人援助他国解决生物入侵问题的玩笑也因此兴起。但玩笑终归是玩笑,**人在饮食上便有避之不及,难以下咽的食物,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非洲蜗牛。
非洲蜗牛产于非洲东部,主要依靠侵蚀植物的茎叶生存,为非洲原著民所深恶痛绝。因而,在食物匮乏的非洲**上,带有害虫之称的非洲蜗牛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地居民口中的美食。在非洲,蜗牛不在是常见的家庭小炒,甚至接待宾客、举行宴会时,蜗牛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美食,以至于这项曾遍布非洲**的生物,已经被消耗到只能依靠人工养殖才能勉强满足当地人的口腹之欲。
其实除非洲国家以外,不少地区和国家都有食用蜗牛的习惯。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法国的法式焗蜗牛,这道菜甚至于鲍鱼等名列为“世界四大名菜”。但无论是朴素的非洲烹饪,还是考究的法式料理都无法使蜗牛让国人认可。
国人对蜗牛的嫌弃不外乎以下原因,一则为蜗牛散布全身的黏液以及其生存方式让国人难以下咽。再则,蜗牛是诸多有害病菌的中间宿主,食用蜗牛会增大罹患脑膜炎等重症的风险。此外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在我国的国土上存在一种与蜗牛颇为相似的生物田螺,并且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已然探索出一套烹饪田螺的成熟技法。多种原因制约下,蜗牛难以登上国人餐桌也是意料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