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著名的话剧演员。抗战胜利后,她曾成功地主演影片《***上》。*****后,她先后主演了《南征北战》、《母亲》、《家》、《李双双》、《泉水叮咚》等多部影片。本书是张瑞芳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历史性追述和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她在文艺实践活动和**道路上所经历的甘苦沧桑。全书文字朴实,不矫情、不夸张,内容翔实,折射出张瑞芳达观、坦诚的人生态度,也可让读者一窥时代大变迁中个人生活情感的遭际。本文主要摘选了张瑞芳披露的她和著名影剧演员金山在重庆相识相恋的一段情感故事。金山最早的出现,是在1941年6月《新华日报》的一则消息中,当时他和王莹随赴南洋演出的**救亡剧团回国,在重庆文艺界引起一阵小小轰动。听说金山和王莹是一对恋人,后来又听说王莹与年轻的**要员谢和庚(也是地下*员)一起去**,金山失恋了。本来这些都是公众人物的花边**,真真假假,谁也搞不清楚。1942年1月,郭沫若写出他的剧本《屈原》,我一批人到他的住处去听他读剧本,其中当然有金山———郭老心目中的屈原形象。我在《屈原》剧中扮演婵娟,和金山共事,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了。
《屈原》演出的成功,也惹来街谈巷议的传言:金山在同时追求重庆舞台上的“四大名旦”———白杨、舒绣文、张瑞芳、秦怡。怎么把我也扯**?我心里很烦,我能做的只有回避,甚至连舞台都不想**。《屈原》剧组在重庆演出后准备“移师”北碚,我表示退出这次巡演。执行导演应云卫急了,赶来找我谈话,并保证一定不让我在北碚演出期间受到干扰。我知道《屈原》演出的重要意义,也不该这样任性负气,那就跟着剧组去吧。
金山,1911年出生,**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20年代末,到上海学习诗画,业余参加京剧演出。1936年涉足影坛,出演影片《狂欢之夜》。后又主演《夜半歌声》等影片。1946年后,筹建长春电影制片厂,任厂长。翌年编导影片《***上》,被赞赏为“具有饱满的激情和鲜明的民族风格”。金山在创作和表、导演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生前还曾是**戏剧家协会***,全国文联委员,全国**委员。金山于1982年7月病逝,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