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很少发朋友圈,最新状态甚至停留在年初,而且多是转发和工作类,记录生活的内容甚少。好无聊啊,但奇怪的是,他们都很优秀。我也问过:为什么你不发朋友圈啊?回答:没什么好发的。
我是那种看个段子就能哈哈哈哈,尝个美味就想嘚瑟,看个风景就想狂晒照片,看到牛文就想喷上几句,不刷存在感简直丧失了活着的乐趣的人。但这些人,和我不一样,他们经济水*和个人能力都很好,真的就是懒、得、发。生活里的快乐,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真遇到了开心的事儿了,吃了好吃的、穿了好看的,受到了表扬,涨了工资;另一种,是成功证明了自己很快乐。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说:没有爱,只有对爱的证明。幸福也是如此。别人觉得你快乐,比快乐本身更让人满足,这就是虚荣。以上两种快乐,对应两种心理倾向,走到极端就是:一种是知足常乐;另一种是越匮乏越炫耀。比如,有男朋友的妹子都懒得晒幸福,而恨嫁的姑娘只要发生点什么暧昧都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而优秀的人,这两方面都没有。
优秀的人,都很难满足。永不满足,是其之所以优秀的核心。他们身体里像安有一台小马达,总在鞭策自己:你不可以停下来。这样的例子,生活里有太多。读书时,认识一位开挂的师姐,落落大方,气场外露,硕博全保,校研究生会会长,工作能力极强,男朋友比她还优秀很多。她是那种一本书能从晚上一口气读到早上5点,然后面不改色地去工作的人。
有人会说:这些最后成功的人,都是少数啊,你怎么不说那些累得半死还一无所获的人?我只能说,一开始就怕输的人,怎么都很难赢。优秀的人,之所以不满足,从不是为了那个唯一的成功的结果,而是为了不放过那些可能导致结果的希望。他们也失败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但依旧会一次次尝试。因为对他们来说,追求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根本上来讲,是一种对生命“物尽其用”的世界观在支撑着他们,而不是某一次结果。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容易满足的人,自我驱动力往往不高,所以活得轻松;不易满足的人,自我鞭策能力强,也容易陷入焦虑。人生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在优秀的人眼里,也没什么事值得炫耀。炫耀这种行为,有一个前提:炫耀的事件,**“超出”了炫耀者的日常。月薪2000的普通妹子,有一天被土豪带着灭了一顿高大上的晚宴,饭桌上的她很难按捺得住:靠,得赶紧发个朋友圈啊!她很清楚,这事儿在自己生活里有多罕见,自己朋友圈里的人多么难以企及。炫耀,本质是对自我圈层的超越与否定。但到了努力而优秀的人那里,为什么就不值得炫耀了呢?
不是说优秀的人不喜欢比较与超越,恰相反,他们很在意比较——比较过去与现在、变好与变坏、进步与退步,但他们的比较,是建立在真实性之上的。优秀的人都很务实,对于什么是实实在在的拥有,什么是偶然性的虚幻,非常清楚。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拼了命地努力。因为不满足的背后,是焦虑与害怕。他们知道:得不到的美好,永远没有尽头;已得到的美好,却有可能随时坍塌。炫耀,则暗含着一种懈怠、自满、享乐以及好运即将用尽的意思。这深深戳中了他们的痛点。
所以优秀的人会**自身力量,将欲望转化成自律——克制虚荣心,放大自身不足,从而保持饥饿,维持苦修。如乔布斯所说:stay hungry,stay foolish。上帝给了你一颗饥饿的心灵,就必将忍受如坐针毡的煎熬。生活里,总有一种声音:“活得那么累干嘛?你看XXX,在家相夫教子不也很快乐吗?”、“人嘛,健康、善良、开心就好了,其他的就别折腾了!”好像那些努力的人都过得有多惨似的。但人活着的快乐,是无法用某一类“通常”、“应该”的生活方式就能统摄的。生命的快乐,在于奔头。
奔头,对不同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你觉得陪伴孩子快乐,因为孩子的幸福快乐就是你的奔头。你觉得旅游画画快乐,因为这些内在修行就是你的奔头。你觉得投资赚钱快乐,因为看着数字一点点上涨就是你的奔头。优秀的人,更难感到快乐,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快乐。只不过他们的快乐,跟世俗定义的快乐不太一样。在世俗看来,有福不享就是傻。在努力而优秀的人看来,通过自主行动,获得相应回报,这种验证自身能力的过程才是快乐。而压抑自我真实感受,为了外界眼光而试图活得“聪明”而“划算”。那才是真正的不快乐。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