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王并非是阎王,只是因为两者名字太接近,从而会使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是错误的,这一点请百度读者注意。
阎王是冥界之王,阎罗王只是冥界十殿阎君中的第五殿之主(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等王、转轮王)。
阎王在**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佛教中,又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阎罗王的来历很惊人!
阎罗王包,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包公即善于用铡刀),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阎罗王和地藏王谁大?
阎罗王是地府的行政长官,当然地府里有好多的行政长官,有十殿阎王,各负责自己的区域。地藏菩萨已经是脱离三界,不受天地拘束的圣者了,跟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个级别,神通广大,来去自在。跟地府完全不是一个系统,差太多了。但地藏菩萨太慈悲了,他觉得**里的那些众生实在太苦逼了,所以发愿去度化他们,所以有了“**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谁入**”的豪迈,所以才会经常出现在**。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详细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苦。
这两个事迹,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澫益四大师和先师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社会相适应。
(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一切苦厄,使**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末堕**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阿罗汉,④出佛身血,⑤破和合僧。(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三宝。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