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说娱乐 > 趣事

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娃娃鱼图片,娃娃鱼是一种鱼吗?

世界上的动物种类有很多,有许多人单纯的认为在水里游的都是鱼。天上飞的都是鸟,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小编来举个例子,恐龙也会飞啊。但是能说它是鸟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动物,这个别名被称为娃娃鱼的动物,它真的是属于鱼类吗?     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娃娃鱼图片     四川达州渠县龙潭乡高坝村近日惊现一条体长110厘米,体重约13.5公斤的巨型野生“大鲵”。据介绍,如此巨大的野生“大鲵”在渠县乃至四川尚属首次发现。这条巨型“娃娃鱼”已于29日下午被****放生,在龙潭汉阙风景区的“老龙洞”安了家。   “大鲵”俗称“娃娃鱼”,又名人鱼、孩儿鱼、狗鱼、啼鱼、腊狗等,它和恐龙同时繁盛于3亿5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盘纪时期,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是世界级濒危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绝大多数“娃娃鱼”均为人工驯养。在野生环境下,体长能达到1米的“娃娃鱼”非常罕见。   据“娃娃鱼”的发现者——渠县龙潭乡高坝村九社村民杨正菊描述,28日上午,她正在自家房屋附近干活。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怪异的叫声,像“婴儿”般哭泣。经过一番找寻,她在屋后山腰上的引水渠里发现在这个貌似“蜥蜴”的“庞然大物”。它头部扁*、钝圆,如碗口般大小。身体前部扁*,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后经该县渔政部门辨认,此物正是母体“娃娃鱼”。   如此珍稀、罕见的巨型野生“大鲵”从何而来?又该放归何处?据该县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大鲵”发现后,该县立即着手商讨其放生事宜。发现“娃娃鱼”的高坝村地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渠县龙潭汉阙风景区。引水渠源头就是其著名景点“老龙洞”,洞内深涧幽谷,九曲连环,流水潺潺,是“娃娃鱼”生存栖息的绝佳场所。     目前,龙潭汉阙风景区已采取妥善措施,将这只“娃娃鱼”保护起来。     娃娃鱼是一种鱼吗?     大鲵,别名娃娃鱼、啼鱼、狗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娃娃鱼不是鱼类而是一种两栖动物。   生境:栖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区水流湍急,水质清凉,石缝裂隙和岩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     捕食与食性:觅食不是主动出击,张开大口,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喜食鱼、蟹、虾、蛙和蛇等水生动物。   分类: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分布:在云南的滇东北和滇东南的山溪中有发现,**17个省区均有分布。   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身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而扁,前肢五趾,后肢四趾,稍有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特有物种,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数量稀少,需加强保护。   保护:由于它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有的产地已濒临**。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樱花初音Baby
(0)赞
2021-03-28 06:12:28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