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病是什么
由于室内暖气开放,妈妈们为了使室内温度升高往往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不能通风换气,虽然能御寒但同时也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引发宝宝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导致诱发暖气病,出现鼻咽干燥、流鼻血、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现象。同时,长期处于这样干燥的环境里,宝宝体内水分的丢失比以往更快,容易影响宝宝脏腑的阴阳*衡,这种情况就是得了暖气病。
暖气病的危害
01、伤害呼吸系统
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
02、伤害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专家介绍,屋里暖气过热,和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03、伤害泌尿系统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04、伤害皮肤
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05、伤害眼睛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另外,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暖气病怎么治
1、温水泡脚
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可以让寒气散发出去。(切记是温水,而不是热水,不要把**所谓热水驱乏用在这儿,泡脚时可以加几片生姜进去。)
2、葱白煮水
葱白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将带须的葱白洗干净,切段,放在锅里煮,一天喝300毫升就行,专治不发烧的初期伤风感冒。(如果孩子不喝,可以加点红糖,红糖能调味,而且也有驱寒的效果。当然也可以与大米同煮熬成粥。)
3、敷眼睛
可以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缓解,或者让宝宝多眨几下眼睛,缓解一下。(眨眼有湿润眼球的作用,但不要让宝宝养成了爱眨眼的习惯,这个毛病可不好~)
4、清洗鼻子
家长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宝宝的鼻腔。或者,拿棉签蘸点香油,轻轻地在宝宝的鼻孔里转个圈,宝宝就会舒服很多,和滴鼻剂相比还没有毒副作用。
5、注意洗澡
可适当减少宝宝洗澡次数,一周一次就够了,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温度应**在36℃-40℃为宜。洗澡完后,给宝宝涂一些儿童专用的护肤品。
如何预防暖气病
1、补水
首先,准备一个加湿器,晚上临睡前喷喷,增加一下空气湿度。但是,不可长时间使用,长时间依靠加湿器,也同样会滋生细菌。或者,简单粗暴的用一个盆盛上水放在床前!
其次,*常可以准备一个湿毛巾搭在暖气片上,湿润一些;或者在家里多养一些绿植,比如:绿萝、吊篮。另外,要让宝宝多喝水(少量多次)、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漱口。
2、通风
保证每天两次开窗通风,分别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4:00~5:00,每次通风半小时。(也可早晚各通风一次)室内温度保持在18℃~24℃即可。不要使室内外温差过大!
3、运动
*时要让宝宝多到室外运动一下,根据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安排运动量,天气好时,要带宝宝出去多晒太阳,天然的阳光是最健康的,不仅补钙还杀菌。
4、合理穿衣
所谓合理,就是不要因为室外冷出门就可劲儿穿(适当添加厚衣服即可);更不要因为家里热一进门就把衣服脱(回家先适应室内温度)。
小宝宝只用比家长多一件即可,麻麻们可以把手放在宝贝背上摸一摸,如果黏黏的,那就是穿厚了。大宝宝运动量比较大,易出汗,在室外,不要热了就着急脱衣服,从外面回到家也不要着急脱衣服,要先适应一下室内温度。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