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发病原因不同
从两者的发病的原因上看来说,痢疾的产生是因为感染了痢疾杆菌或其他的致病菌后引起的,患者的肠道发生了感染性,最终成了一种肠道传染病。而中医认为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
但肠炎是因为自身免疫较弱,易感染感染还有遗传因素造成的,大多数是因为感染病毒或细菌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最为多见,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星状病毒等。常见细菌有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原虫及真菌亦可导致肠炎。
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症状不同
痢疾的发病往往是突发的,患菌痢的患儿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粘液便或浓血便为主要症状,其腹痛在大便后不缓解,具有传染性。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以及由带菌的苍蝇污染日常用具、餐具、儿童玩具、饮料等传染他人。
重症者可突发高烧、昏迷、抽痉、呼吸不畅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如不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
而结肠炎却大部分是隐匿很久才发病,但是发病过程比较长,主要表现形式为腹泻、便秘,肠炎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但不夹有脓血,也没有里急后重,腹痛可有可无,其疼痛大多在腹泻后减轻。同时也可能出现肠炎外的其他形式的疾病,如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
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病变部位不同
虽然痢疾与肠炎都有腹泻腹痛症状,但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病变部位在大肠,所以腹痛症状更明显,并伴里急后重和下坠感,会有“拉了还想拉”的感觉,具有传染性。
而与其名称相反的是,大肠杆菌导致的肠炎,病变部位却在小肠,因而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但不夹有脓血,也没有里急后重,腹痛可有可无,其疼痛大多在腹泻后减轻。
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治疗方法不同
由于痢疾发病比较急促,相对来说治疗周期比较短,治疗方法有许多,像常用的清热化湿法(芍药汤、苦参薤白汤)、寒温并用法(加味椒艾丸、半夏泻心汤)、中西医结合法(止痢汤加甲氧苄氨嘧啶)、外治法(贴脐止泻饼、灌肠法)、服用西药(痢特灵、百炎净、磷霉素钙、肠炎灵)等等,都非常有效果。
肠炎却相反,它的发病较缓慢,相对的治疗周期更长一些。治疗方法常采用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对于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
但要注意的是,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预防方法不同
小儿痢疾的预防关键是防止“病从口入”,*时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尤为重要。积极灭蝇、灭蚊、灭鼠,消除蚊蝇滋生场所,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类蔬菜瓜果、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的卫生习惯,以减少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而小儿肠炎的预防要做到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时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隔离患儿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对小儿进行个人卫生教育,指导其勤洗手,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