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洗澡的九大禁忌
给宝宝洗澡是父母必须要做的事,但是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在这9种情况下,就不宜给宝宝洗澡,宁愿不洗也不要害了宝宝哦。
1、打预防针后
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给宝宝洗澡,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暂时留有肉眼难见的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污染。
2、遇频繁呕吐、腹泻时
洗澡时难免搬动宝宝,孩子频繁呕吐和腹泻时洗澡会使呕吐加剧,不注意时还会造成呕吐物误吸。
3、宝宝发生皮肤损害时
宝宝有皮肤损害,诸如脓疱疮、疖肿、烫伤、外伤等,这时不宜洗澡。因为皮肤损害的局部会有创面,洗澡会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4、早晨&晚上
这两个时候气温普遍过低,宝宝皮肤调节能力跟不上,容易着凉感冒。
5、饱餐后
饱餐后洗澡,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
6、玩耍后
玩耍后不宜立即洗澡。休息30分钟后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7、喂奶后
喂奶后不应该马上洗澡。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
其次由于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8、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
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不恰当的洗澡方式有时会使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又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使宝宝身体的主要脏器供血不足。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
9、低体重儿要慎重
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这类宝宝大多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
给宝宝洗澡注意事项
1、洗澡次数不宜频繁
宝宝一周一次。给宝宝洗澡时的环境温度以26-28℃为宜,在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洗最佳!
2、洗澡时水温以38-40℃为宜
很多家长喜欢用温度高的水,但是过热的水会增加皮肤表面的保护膜溶解,使皮肤更干燥。
3、不要在中途加热水
冬天如果在家里用浴盆给宝宝洗澡,水很容易变凉,有些家长图方便,直接往浴盆里加热水,一旦热水没调好,很容易烫伤宝宝。
4、不宜用**沐浴露
不宜用**沐浴露,要用专业的婴儿沐浴露,**沐浴露还有大量的刺激性人造香精和色素,碱性也较高,会破坏宝宝皮肤上的天然油脂层,导致宝宝皮肤干燥、粗糙甚至过敏湿疹。
5、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左右即可。过长时间的洗涤必然会将人体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
6、不宜搓澡
搓下来的“泥”其实是皮肤的保护膜。搓澡过于用力是引起皮肤瘙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7、适量涂抹保湿护肤品
最好在洗完澡5分钟内涂抹,以防止皮肤干燥起屑。
8、沐浴后及时补充水分营养
沐浴后给宝宝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减少体内水分的缺失。摄入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等蔬菜,和胶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蹄、肉皮等。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