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半岁前后就会慢慢的长出第一个牙齿,在长牙的阶段,宝宝会觉得口腔不适,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父母如果发现了宝宝是因为长牙反复苦恼的时候,就应该想一些办法缓解宝宝长牙的不适。下面就教给大家一些办法
1.流口水。在宝宝6~7个月大时,乳牙开始萌出,刺激三叉神经,增加了口水分泌量,加上宝宝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就造成了流口水的现象。应对措施: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及时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保护宝宝下颌、前胸的皮肤,可垫一块干净的纱布或围嘴等。
2.脸颊发红或长红色斑点。多数是由于唾液与面颊、下颚、颈部、胸部的皮肤接触,导致出现微肿的红色皮疹。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宝宝流口水,要及时擦拭,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爽。勤换手帕,尽量少让唾液和面颊部、胸部等皮肤接触。
3.牙龈肿痛或痒。每个孩子都会经历长牙疼痛期,一般有牙痛、牙痒、爱啃咬东西等表现。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宝宝的牙龈便会产生这些不适。应对措施:妈妈**自己的双手,用一根手指轻轻地按摩宝宝的牙床,这对减轻疼痛非常有效。
4.爱哭闹、脾气坏。宝宝出牙时会表现得容易烦躁,也是正常现象。当然要首先排除宝宝是不是缺钙,因为缺钙也会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等症状,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查一下微量元素。应对措施:出牙期宝宝哭闹、脾气坏,家长要温柔地安抚,多花些时间陪他玩耍,让宝宝专注于游戏中,以分散***,减轻不安。
5.睡不安稳。出牙期的确会心火旺,如果再加上天气热,身体内部有火气、容易上火,心情烦躁,自然会睡不安稳。出牙前后有些情绪上的波动一般也是正常的。应对措施:只能等宝宝的牙齿顺利长出来才能缓解,晚上大人陪着宝宝睡,摸摸宝宝的小手、拍拍后背,让他心*气和些,相对会睡得安稳些。
6.发烧、拉肚子。有的宝宝在长牙时,发烧次数会增加,但这不是绝对的。长牙本身并不会造成发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长牙阶段,宝宝的牙龈会痒,喜欢咬东西,如果咬到不清洁的东西就可能造成喉咙或胃肠道感染,引起发烧或拉肚子。一些宝宝还会因为唾液性质和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胃肠反应,引发呕吐和轻微的腹泻。应对措施:*时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温热的水,多吃蔬菜和水果。由于宝宝胃肠功能调节性差,一旦喂养方式发生改变,受到病菌侵袭,就容易诱发腹泻。如果宝宝有发烧、拉肚子的现象,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找到腹泻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有些妈妈发现用手指摩擦疼痛的牙床就能暂时让疼痛感麻木。给宝宝一个什么东西咬着也有相似的效果,因为这样能**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宝宝自己可能也会找些什么咬着,他也许觉得硬的、不加糖的面包干、牙胶圈或削过皮的生胡萝卜等有帮助,不过要注意,等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后就不要再让他咬胡萝卜了,因为他可能会咬下一大块把自己噎着。凉的东西特别能舒缓疼痛,所以可以把牙胶放在冰箱里保存或给宝宝一个半冷冻的湿毛巾咬。冷冻在奶瓶里或杯子里的水也可以帮助缓解牙床不适,如果宝宝已经大到能吃辅食了,可以给他一些凉的苹果泥或原味酸奶吃。不过有时候如果这些东西宝宝都不吃,也许你能提供的最佳疗法,就是好好地抱抱他。
误区1 母乳宝宝长牙,若咬伤妈妈,就该戒奶了
其实,宝宝长牙后,他们会学习用含乳的方式**,这样就不会咬伤妈妈。如果宝宝在一开始长牙时,因不习惯牙齿的功能,而不小心咬伤了妈****,这时妈妈可以用夸张点的语气和动作来告知宝宝,让他们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宝宝虽小,但其实很聪明,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妈**表情、语气来了解妈妈所要表达的意思。经过几次之后,宝宝就会慢慢知道吃奶时不可以用咬的,而要用吸吮的方式。
误区2 孩子牙龈肿起来了,要赶快看医生
牙齿萌出的前几周,牙龈可能会有一圈紫青色的隆起,医学上称为“牙齿萌出性血肿”。通常在牙齿萌出后会慢慢消退,一般在第二乳臼齿或是第一臼齿生长区域常发生,但不太需要特别治疗,请家长别担心。
误区3 小宝宝刷牙不方便,可以用漱口代替
其实这要视食物种类来决定!若是黏牙食物,诸如软糖、巧克力、饼干、蛋糕等,光靠漱口是无法淑掉残渣的,一定得刷牙才行。若是吃苹果、橙子等蔬果类食物,漱口勉强可以代替刷牙。
误区4 孩子不爱喝水,可以用果汁代替水
有些孩子不爱喝水,家长为了让孩子愿意喝水,就在水壶里加了稀释的新鲜果汁。其实,即使是稀释过的果汁,里面还是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导致孩子蛀牙。另外,若随时和果汁,就像把孩子的牙齿长时间浸泡在糖水里一样危险,会让孩子的牙齿一直处在容易蛀牙的环境中,让蛀牙的机会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