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 古诗:“坑灰未冷山东乱”。二是指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拓展资料
崤山,以古崤县得名,又称嵚崟山、肴山,古代地名,在河南省西部,洛宁县西北,长安(今陕西省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流域,常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是**古代军事战略重地,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天下"九塞"之一。《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崤,即此。
崤山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南-东北走向,分东西两崤,延伸在黄河和洛河间,长160千米。为褶皱断块山,海拔大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高峰有青冈(即甘山、千山, 1903 米)、冠云山(1866米)等。植被为栎类、华山松和油松等。煤、铝土等矿产较丰富。北麓灵宝寺河山一带产优质苹果。崤山中有南、北二崤道,亦称南陵、北陵。南陵有夏后皋之墓,北陵有周文王避风雨台遗址。《括地志》记载:"文王所避风雨,即东崤山,在夏后皋墓北十里许。其山幽深可荫,有回溪阪,行者畏之。"崤山中还有太初宫、鸡鸣台、瞻紫楼等名胜古迹和风景点。
随心一句: 一个人可以不用长得太好看,懂太多事,明白哪只手夹雪茄更迷人,对所有红酒的年份倒背如流,但你得有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
随心一句: 遇到困难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改变未来。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