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指的是早上的9点到10点59分。**古人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依据古代的计时方法,巳时就是9点到10点59分。除此之外,一般子时指的是23点到1点;丑时指的是1点到3点;卯时指的是5点到7点;午时指的是22点到13点。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日入、*旦、食时、隅中、日出、人定、日中、日昳、晡时、黄昏。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夜23时至**1时为子时,1至3时为丑时,3至5时为寅时,依次类推。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拓展资料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给一天内的气象配了**词。如早晨因太阳出来而植物启动了生长,所以这时辰别名为木。到了中午太阳最旺盛,空气中、土地里灼热,所以时辰别名为火、金和火、土。下午5-7点最干燥,果实糖份最充足,这时辰别名为金。到了深夜12点,环境一切冷静,这时辰别名为水。
典故:宋 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随心一句: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随心一句: 海绵宝宝说的永远有多远?海绵宝宝唯美的笑,我学不来。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