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主要有登高辞青、吃重阳糕、赏菊、插茱萸、吃蟹、晒秋、九皇会、放纸鸢、享宴祈寿、吃糍粑等。分别如下:
1、登高辞青:其说法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属于秋天的节日,在重阳节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凉,草木开始凋零。在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中的春游“踏青”相互对应。
2、吃重阳糕:高是糕的谐音,最早的时候是为了庆祝秋粮丰收,在后来的发展之中,便有了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比较兴盛。
3、赏菊:在重阳节的时候,历来就有赏菊花的习俗,所以又将其称为菊花节,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时间都会举行菊花大会,在汉代的古俗中,菊花有着长寿的寓意。
4、插茱萸:古代的时候比较流行九九插竹萸的习俗,早在唐代的时候,插茱萸和簪菊花就已经非常普遍,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所以就会佩戴茱萸用来辟邪。
5、吃蟹:重阳佳节正直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是蟹的最佳时节。古人就曾蟹诗道:“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6、晒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节,**南方的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晒秋、赏秋已成为了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7、九皇会:古时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九皇会源于对星斗崇拜。
8、放纸鸢:是南方锅重阳节的系数之一,目的就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的越高越远,晦气也就随之越高越远。
9、享宴祈寿: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风俗,寄托着人们对于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时节庆祝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以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10、吃糍粑:在重阳节会有吃糍粑的风俗,象征慈祥,寓意团圆**,因为糍粑偏甜且形状为圆形,所以就有了这些吉祥的寓意。
随心一句: 我爱生活,用心地爱着。我更爱生命,因它离我那么近,就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就在我的工作中忙碌。就在我的文字里飞扬!
随心一句: 认识你,是我一辈子的幸运;你对我的好总是令我感动到想要流泪;于是,我决定了这个最重要的决定:用人生今后所有的时间来与你相对!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若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