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是指五种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为“五常”。
五常中的仁指的是最基本、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指人生的责任和奉献。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智,特指的是一种科学智慧。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即信用、信誉。
与五常经常一起出现的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儒家维护封建**秩序的重要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指封建社会的三种主要道德关系,它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有绝对的**和支配**。“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社会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