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到7月是梅雨季节,但是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梅雨分为正常梅雨、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短梅、空梅和倒黄梅这几种类型。
1、正常梅雨
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长达20多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阴雨绵绵、高温高湿,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梅雨总数的一半。
2、早梅雨
梅雨每年都会有,但有的年份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气象上把“芒种”节气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开始后气温还比较低,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早梅雨基本上是十年一遇。
3、迟梅雨
6月下旬以后才开始的梅雨被称为迟梅雨,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持续时间不长,*均只有15天左右,不过迟梅雨的降雨量比较集中。
4、特长梅雨
有时候梅雨来得很早,并且维持的时间特别长,整个梅雨期甚至长达两个多月,带来大量的降水,特长梅雨容易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5、短梅和空梅
同特长梅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十来天就过去了而且降水量不大,这种情况称为"短梅"。甚至有些年份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这样的情况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均十年会出现一两次,常伴随干旱。
6、倒黄梅
有时候梅雨季节好像已经过去了,可是几天后又重新出现高温潮湿的雷雨天气,并且会维持一段时期,被称为“倒黄梅”,倒黄梅一般会持续7-10天左右。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