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说排名 > **

全球可燃冰够用1000年 可燃冰国家储量最新排行榜

  

图为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作业钻井*台“蓝鲸1号”

 

www.51tietu.net

  图为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作业钻井*台“蓝鲸1号”  **页岩气的开采把国际油价从100美元/桶的高位拉至约40美元/桶,而**在南海海域成功试开采可燃冰或将再度掀起一场能源**。国土资源部**地质**局18日宣布,**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新加坡《****》18日报道称,**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据测算,总量达几百亿吨油当量,远景资源量与海域和陆地油气资源量相当。

  全球可燃冰够用1000年

  据国土资源部介绍,此次可燃冰试开采现场位于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至今,已累计产出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在全球范围内,可燃冰已探明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在**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边缘的隆起处、极地**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甲烷含量占80%至99.9%,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呈结晶状,遇火可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这种燃料的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得多。

  我国南海地区的可燃冰储量十分丰富。能源经济专家、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约研究员张良福18日接受《环球时报》****时表示,可燃冰被普遍认为未来可以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等多个国家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在全球开展可燃冰的**。我国早就关注到可燃冰的应用,本世纪初在陆地和南海地区都进行过大规模的相关**。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可燃冰的试开采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由于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开采难度十分巨大。**和***虽然起步早,但由于***天然气储量丰富,**30%的能源靠***进口,因此两国在这一领域并不上心。**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对开发可燃冰十分用心,但迄今并未取得突破。**共同社称,2013年**曾尝试进行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但6天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社称,**本月8日成功在**中部沿海地区的可燃冰中提取出天然气,不过仍未实现连续开采。

  **试采可燃冰设施与**不同。《****》报道称,**的测试在船上进行,而**使用的是浮动*台。此次我国开采可燃冰利用的是降压法,将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最终将天然气取出。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林伯强1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可燃冰埋藏在深海,且十分不稳定,开采难度很大,连续8天稳定产气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我们做成了一件别人都没成功的事。

  张良福认为,此次我国连续稳定试开采可燃冰成功,表明我国在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利用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林伯强表示,可燃冰的经济价值很大,但关键是能否将其开采出来,目前的难题在于如何降低技术成本和环保成本。只有当两个问题同时解决,可燃冰才真正具有经济价值。

www.51tietu.net

  商业开采将引发能源**

copyright

  由于开采可燃冰所需工程巨大,开采和运输本身十分耗能,而且一旦开采不当极易造成气化,加速全球变暖,因此林伯强表示,距离真正商业化开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至少需要一二十年,此前**开采页岩气,也用了很长时间才从经济上可行,而可燃冰的开发比页岩气难度更大,对技术要求也更高。

  张良福认为,乐观估计的话,2030年左右可以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但各国目前基本处在实验室阶段,与商业化还有多长距离也很难估计,如何经济、有效、安全地开采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国是油气资源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较高,张良福表示,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将明显增加我国能源安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可燃冰逐步实现开采一定会对未来国际能源、国家石油带来深刻影响。林伯强表示,如果人类之后能够有效利用可燃冰,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变,能源市场一定会向可燃冰和天然气这样的清洁能源倾斜。

  可燃冰国家储量排名 **可燃冰分布图

  

可燃冰国家储量排名 **可燃冰分布图可燃冰离实用还有多远 www.51tietu.net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勘探显示,南海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从5月10日起,国土资源部**地质**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可燃冰矿藏开采出天然气。截至5月17日15时,总量试采12万立方米,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其中甲烷含量最高达99。5%。

  

可燃冰国家储量排名 **可燃冰分布图可燃冰离实用还有多远

www.51tietu.net

 

  这是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成果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只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直升机从珠海九州机场起飞,飞行约90分钟,远远就见到蔚蓝的海面中巍然伫立着的37层楼高的钻井*台,这里就是我国首次完成可燃冰**的神狐海域,也是我国首次进行可燃冰试采的海域。

  “对于海洋可燃冰的研究,我国是从1995年开始的,并于2007年5月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成为世界上第四个通过国家级开发项目发现可燃冰的国家。”试采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叶建良介绍说。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它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

  2010年底,由广州海洋地质**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通过终审,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显现出良好的资源潜力。“海洋六号”入列后,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区域进行新一轮精确**,**海域包括琼东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等区域,**的重点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圈定重点勘探区域。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试采现场指挥部地质组组长陆敬安说,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成功试采意味着这些储量都有望转化成可利用的宝贵能源”。

  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还只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员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方公里;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样也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必备条件……此次试采实现了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可燃冰储量丰富,但是如果一直只躺在南海海底,则发挥不了其价值。但可燃冰开采难度巨大,迄今鲜有国家尝试。

  全球可燃冰研发活跃的国家主要有**、**、**、***、韩国和印度等。其中,**、***在陆地上进行过试采,但效果不理想。**于2013年在其南海海槽进行了海上试采,但因出砂等技术问题失败。2017年4月**在同一海域进行第二次试采,第一口试采井累计产气3。5万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问题而中止产气。

  “此次试采实现了**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完全自主创新,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叶建良介绍。

copyright

  “通过这次试采,**实现了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卫说。

  南海神狐海域的天然气为水合物泥质粉砂型储层类型,该类型资源量在世界上占比超过90%,也是我国主要的储集类型。这是我国也是****次成功实现该类型资源安全可控开采,为可燃冰广泛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卫介绍,“我们提出‘地层流体抽取试采法’,有效解决了储层流体**与可燃冰稳定持续分解难题。我们成功研发了储层改造增产、可燃冰二次生成预防、防砂排砂等开采测试关键技术,其中很多技术都超出了石油工业的防砂极限。”

  “可燃冰”可能是上帝设置的一个陷阱——全球气温升高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如果按照常规采天然气的方式,假设把水合物分解掉,假设涉及面积很广的话,那么这些气体可能不会按照我们人为设计的通道分解,它自己就会溜掉。如果跑到大气层来,它可能就会对气侯环境造成**的影响,因为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4倍,跑到大气层以后,一个是破坏我们的海洋环境,海里有很多的氧气,甲烷进入水体以后,会消耗掉大量的氧气,氧气要跟甲烷反应,就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掉了氧气又产生这么多二氧化碳,我们的海底生物就会死掉。有一部分泄露到大气中以后会引起全球温度升高,全球温度升高以后又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温度升高又会导致海底水合物的进一步分解,这样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就会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www.51tietu.net

  “可燃冰”可能是上帝设置的一个陷阱——海底滑坡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还有一个担忧,水合物的存在能保持沉积层机械的稳定性,它有一个胶接效应,水合物生成以后把沉积物的颗粒粘在一块,它就是一个整体。假设你把它分解掉了,整个就变成松散的分解体了,然后可能造成海底滑坡,这也是地质灾害。

  “可燃冰”的开采遇到的技术问题

排行榜,品牌排行榜

  科学家脑中最理想的开采方式——用二氧化碳置换甲烷

copyright

  科学家想到把地球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搜集起来,通过分离纯化,提纯,再把它注入到有水合物的地层里,让二氧化碳把甲烷从水合物里置换出来。因为二氧化碳比甲烷更容易形成水合物,这时候就没有相变,因为水合物还在这儿,而水合物分解需要大量的热量,把二氧化碳注入进去以后,只是把甲烷置换出来了,水合物还在,这时候需要的热量就少,或者说不需要热量,甲烷出来了,二氧化碳又埋进去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把温室气体也处理掉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幻雨梦❀萌心
(0)赞
2021-04-02 23:13:10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