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高速发展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涵盖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机器人的出现也是无法**的时代潮流,不少的技术公司都选择用机器代替工人工作。这让很多人都对机器换人的趋势产生了忧虑,那么机器换人对于人类有哪些影响?
机器换人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一直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定义也在不断充实和发展。通常认为,“机器人”是一个具有感知、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指导型机器(Engineered Machine)。1987年国际标准化**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它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机器人应用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使用机器人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先进工业化国家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举措。其使用密度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性能正相关,是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指标。不同产业中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差别非常大。从国际经验看,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是汽车产业,其次为电器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的机器人密度是1584台/万工人,为全球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和**,分别为1215台/万工人和1176台/万工人[2]。
(2)机器人应用确实替代了人力劳动,但不能静态地将此归纳为“机器**”。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使用更多、更具效率的机器的历程,机器的使用不仅**了生产力,而且衍生出数目众多的新产业,创造出相应的新就业岗位。就我国而言,企业引入机器人是对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机器在某些岗位替代劳动力并不会造成失业。
2.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1)给就业结构带来新变化。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大规模引入机器人后,其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也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低技能甚至是部分熟练工被机器人替代,而调试、维护和**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会相对增加。随着产业的高端化,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会相应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
(2)给就业市场带来新冲击。解决就业问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机器人作为装备制造与先进科技的完美融合,其广泛应用与劳动力就业产生冲突不可避免。从库房物品搬运、高等教育、医学诊断到**报道,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科普作家马丁·福特在《机器人时代》里对此予以了全面深刻的揭示:“我们要承认一个严峻的现实:目前的大部分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3.对人类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影响
(1)替代劳动者岗位。机器人的购买和维护成本、人类劳动者的工资水*,以及产品附加价值的高低,是企业是否选择“机器换人”的依据。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机器换人”可使一线工人比重大幅下降、人员结构得到优化。如台州制造业企业推进“机器换人”后,有72.8%的企业一线工人减少10%以上;有50.6%的企业生产成本下降10%以上,有9.7%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
(2)填补人类劳动者无法胜任的岗位。先进制造对加工精度和硬度有更高的要求,以至于最熟练的技术工人都无法达到要求,同时,人类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工作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这些行业和生产环节需要由机器人填补人类不能胜任的岗位。
(3)开辟人类工作新岗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而这些产业多需要以使用机器人作为支撑,否则这些行业和岗位会由于成本、工艺和技术等原因不存在。同时,机器人产业本身及上下游设计研发、零部件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也创造出新就业岗位。
机器换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机器换人”的普及对就业岗位数量和结构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纺织服装、采掘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出现了“机器换人”的趋势,但从现阶段看,机器人和人类劳动者间的替代关系并不显著。机器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与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最显著的行业和领域并非完全重叠,也就是说,机器人只会在个别产业和环节上替代手工操作,短期内主要还是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产生积极影响,不会改变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的特征,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
1. 主观因素: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订单大量增加,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用工荒”几乎成为全国性的现象。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其对薪酬、社保、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等更为看重,因此对薪资和工作条件要求比较高,这是代工企业在低利润环境下生存的巨大障碍。“用工荒”频频出现,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机器人在进行重复生产时稳定性更为出众,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能够保证企业获取更高更稳定的利润,“机器换人”成为大势所趋。
2. 客观因素:不可逆的人口结构变化
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4386亿,占总人口的10.5%,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总量上看,劳动力的供应呈现减少趋势,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和突出表现。
(1)从就业供应结构看,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供应主要为农民,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农民工、职业院校毕业生和高等学校毕业生。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此外,由于高校**步伐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使得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2)从就业需求结构看,企业在大量引入机器人后,其生产流程和员工素质必然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产业层面,通过应用机器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将有效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增加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构成必然出现向技术型移动的趋势,换言之,机器人的引入将使就业结构高端化。
3.外部因素:发达国家制造业回迁与产业升级
随着“机器换人”的大规模应用,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日渐降低,越来越多的**生产项目迁回发达国家。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在诸如运输、电脑、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领域,**有10%-30%的产品从**进口,而到2020年这些产品全部可以在**本土制造,使**出口总值每年增加200亿-550亿美元。目前,从全球范围看,机器人的普及没有减少人类劳动者的岗位数量,但确实挤压了中低技能水*工人的就业空间,而新创造的岗位又是这些工人不能胜任的。应用机器人并不能提高每个人的福祉,如何解决这部分工人的就业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国家和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