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美文

如何对待逐渐疏远的朋友

文Mr-Antu

毛姆说过一句话,直白且深刻。

他说:你接连数月每天碰到一个人,于是你同他的关系便十分亲密起来,你当时甚至会想没有这个人还不知怎么生活呢。随后两人分离了,但一切仍按先前的格局进行着。你原先认为一刻也离不开的伙伴,此时却变得可有可无,日复一日,久而久之,你甚至连想都不想他了。

主观上讲,我们都不愿意,这么冷漠无情的样子,而事实却是,我们确实常常这样后会无期,总是还来不及好好告别,就已彼此匆匆而去。

广泛地说,朋友分很多种,有的在一起时间长,有的在一起也没话聊,有的是半生不熟的朋友的朋友。诸如此类种种朋友,只要物理距离超过一定尺度,客观上来讲,都会疏远,即使主观上不承认。疏远也分很多种,有些是相隔很远很久未见,但只要碰到一起,依然起强烈的化学反应,聊不完的话题,或者沉默中完美的默契;有些是没心没肺,被新环境熏陶或者扭曲之后,与从前伙伴不再有共同话题。

朋友逐渐被自己疏远,或者说,自己逐渐被朋友疏远的过程,正如《亲爱的安德烈》里写的那样:“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对于不同交情的人,人会选择维系,互不打扰,亦或拉黑。我们一边拉黑好友,一边设置权限,一边验证添加,并已经适应了这样的,人之常情。

其实,所有所谓因时间或者空间而产生的“疏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最让人尴尬的“疏远”是,即使两人近在咫尺,也聊不下去。如今社交网络神通广大,我分分钟可以把我从小到大相识的同学,微信全加了。但是,我没有。我总认为,曾经在我眼中,他(她)是一坨屎,多年以后他(她)长出花来,也还是会臭到我。比如,有一天你回忆起些许往事,对故人颇为想念。你加了他微信,他果然在玩微商卖面膜,动态里面膜贴满了半壁江山,又或者他果然在搞“阳光工程”,动态里全是“抓住机遇”和“忍辱负重”的口号。你该怎么办?是屏蔽呢还是拉黑呢还是删除?不管摁那个操作,都会觉得臭到自己了吧!

我始终觉得,一起念书的人,只适合谈学习;因工作而结缘的人,只适合做同事;一起唱K喝酒的人,只适合一起玩乐贪欢。真正的朋友,共同有过的经历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彼此观念的水位,一定是相近的。倘若相近,就能再聚;倘若相去甚远,再礼貌客气,也会经不起挑拨离间,或者利益纠纷,或者其他,而最终不欢而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知己难求,有时我们自作多情,只为不错过。但面对逐渐疏远的朋友关系,我觉得是,不必强求,坦诚承认:是的,结束了。然后,去读研的会跟读研的住同一个宿舍,去上班的会跟上班的一起在路边吃麻辣烫。回头想想那些疏远的朋友,就感慨一下,但生活依旧美好。

而其实最想说的是,别瞎想了,根本就没人想要联系你。

想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可能是失意刹那,开始怀念老友,思忆往事,觉得当时的时光无比纯粹美好。但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科学报道,说人对于往事的记忆,是会选择性失忆的。比如,大多数人会遗忘童年里不愉快的事,而选择性地留下美好的,甚至是幻想出来却自己都信以为真的,美好的回忆。

往事未必美好,那些被你逐渐疏远了的朋友,不喜欢的依旧不喜欢,聊得来的依旧聊得来。你在他们的生命里存在与否,对他们而言并非那么重要,只是你自己觉得重要罢了。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去的10个网站中,9个是社交网站,“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朋友关系对我个人情感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我不愿过多强调,因为,在人生的大段岁月里,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与其老去思考如何对待逐渐疏远的朋友,不如多问问自己,该如何充实自己的物质生活,如何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把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更好。

而这,也是我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

作者:Mr-Antu,微信公众号:Mr-Antu-Works。

唯美一句:我们都是一群忧伤的孩子,只有用文字来倾听彼此之间的心跳......那些匆匆的青春,那些深刻的人与事,我该拿什么去追忆那些逝去的流年?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

唯美一句:孤独的气氛,使笑话变得冰冷。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0)赞
2016-07-11 00:07:55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