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雁冰
“早点休息。”
“嗯嗯,你也是。”
“晚安。”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晚安”成了我们结束聊天的日常用语。从前的晚安是一种礼貌用语,而现在则仿佛变成了一种套路。
我有一高中舍友M君,通过QQ认识了一位女生,两个人每天聊得很是火热。我们舍友那会总会去调囧他,然而总会被他骂的狗血淋头,可我们也总爱死缠烂打,看我们不走,他就说:“去去去,一边去,忙着呢,回头哥再陪你们玩耍。”惹得我们一阵欢笑。
其实,M君平时是不大熬夜的,一般十点多就上床睡觉了。可自从和那女孩聊天后,总会聊天到深夜。而且每次都是那女孩说“实在撑不住了”,才想起来是该“晚安”的时候了。于是,“晚安,么么哒”之后,便蒙头就睡。
可是过了不久,我就发现M君和那女孩的“晚安”仪式越来越提前了,有时刚刚十点就道了晚安。我就问M君:“这些天怎么那么早就晚安了?”
他回答道:“对啊,每次聊到很晚,她就很困,耽误学习不说,对身体也不好呀。”
“那你呢,你睡不睡?”
M君迟疑了一会,说:“等一会吧,我还有些自己的事要处理。”
我就在想,你不睡,为什么要跟那女孩说“晚安”呢?后来,我才发现,原来M君又聊了一个妹子。噗!这狗血剧情……
其实,M君就是不想理那第一个女孩了而已,但总不能明着说:我不想理你了……,这样很伤人。但是敷衍了事的“晚安”,仿佛更增加了一种厌烦感。
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段子,说女神最喜欢说的三句话:我洗澡去了、我去吃饭了、我要睡了晚安……其实,只是不想理你罢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舍友总会在晚上和他女票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晚安,么么哒”结束通话,跳下床来,一句“开lu”,然后就和我们宿舍几个一起玩游戏,直到熄灯才上床。然而并没有睡觉,而是打开手机,有时看看小说,有时刷刷微博等,直到自己真的要睡觉了,对自己才道了一句最真诚的“晚安”,这次是真的睡觉了。
其实不说别人,就连我自己也是,如果有人跟我聊天,说了晚安之后,我也不会立即去睡觉,有时会做个运动,有时去看看公众号的文章,甚至有时也偶尔玩玩游戏。哎,原来不经意间,我们的晚安都变了模样,或许只是为了结束聊天,只是想留给自己一个空间去安静一下吧。
承认吧,说过晚安,其实我们都没有睡。但我们也没有必要戳穿,因为这个世界能跟你单独道“晚安”的人毕竟在少数,而且在睡觉之前还能想起你来,你已经是很幸福的人儿了,就让这“晚安”成为我们结束聊天的一种工具吧。
本文作者:徐雁冰
文采这东西,我不懂。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徐雁冰
青 春 不 疼
写于2012-4-15
Part 1
《拿什么去留住我兵荒马乱的青春》
时常在设想,现在的我有没有勇气背一个包,揣数百钱票,义无反顾地出一趟远门。用一场光影去记录悄悄逝去的时光,还有骨子里叛逆的符号。
仅仅是因为,我多想留住我那兵荒马乱的青春。
一直都相信,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所以,我要把兵荒马乱的青春继续写下去,陪我一直在路上。
叩开心门,忘了几时起,开始习惯了絮絮叨叨,在只有自己的空间里。 急切地想要一点一滴拼凑属于自己的心情部落。 刻录一段心情,一份真切。把心安在生命的每一个章节里。 悬梁此岸彼岸,在一种种距离中挑逗或前进。 距离能产生美,同样也能制造伤痕。聪明的人总会适当地调控事物间的距离。而一般人只会任世事摆布。 显然,我非聪明人,只会笨拙地跳蚤在距离的板块间,此岸连着彼岸,我那焦灼的目光。距离拉近心的交流,距离同样也能唆使心的远航。 总是无端地害怕距离,却又常常提醒自己保持着距离。和人和物。 人一直都是奇怪复杂的动物。可以很晓情达理,也可以很愚钝木讷。 很多东西,维持着距离,才能更持久地发展。 很多东西,去掉距离,才会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点距离,留存暗黄灯光一样的暧昧关系或许会更融洽。 没有两颗完全无距离的心,在家人间、夫妻间、兄弟姐妹间、朋友间。 世上的每一件事物前后都充斥着距离。 理想和现实,此岸和彼岸;一棵树和另一棵树,一颗心和另一颗心。 糊里糊涂地想要记下一点关于“距离”的看法。却一点都没有思绪,就这么杂乱无章地瞎掰着。
我还在思考着,我的青春会是如何散场,我又将如何继续吟唱我的后青春期的诗。
Part 2
《静默》
开始慢慢习惯只是在纸上写写涂涂删删,留给自己一片深蓝的静默。
阅览室出来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不想听音乐,不想任何一个声音,思维里静静地重复着那些天真的状态。
不想解释什么,不想找谁诉说一段空白,让某段心情随着夜风逝去,纯粹地。
想要把心放大,想要把心缩小,大到一片海洋,小到一粒尘埃,那样就可以不去在乎不去计较。
一边希望着我懂的人也可以懂我,一边却害怕着他们看穿我的心事。不擅长伪装,只会悄悄地转身,然后离开视线之外。
表情应该是美好的情感流露,我喜欢看到明媚的表情,可是我害怕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情,那样让我不安。。。
我不知道我的表情是明媚多过忧伤还是忧伤多过明媚。但我知道我适合静默,总觉得也只有静默合适我。
有一种不经意间的伤害,慢慢消融在心头。我不想介意,不想记忆,也许某些时候我也会在不小心中刺伤了她们。这应该没有什么过大的矛盾。
就这样静默吧!我认为的睿智。。。。。。
Part 3
《季末的惊悸》
四月才向我们招手却又感觉行将四月末。
西安,偶尔飘落我喜欢的雨,略微高温的初夏,稍稍阴晦的天。
感觉自己患上一种不知名的病,我把它叫惊悸。似是毫无来由,似是一种季末的宿命。
没有特定的场合,也没有锁定的心情。
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抽身的距离,可以换来阴晴对峙。
湮没在涌动的人流里,习惯轻身地以猫的方式避开,或以丑小鸭的姿态瞩望。
心掠过莫名的惊悸,惶恐,说不清那是什么。
坐在教室里,盯着一行字,然后木然。
脑海不停地放映着《恋空》里的画面:“我想变成天空,一直守护着你。。。”
昨夜的长风,风干了电影下那人脸上滑落的眼泪。
继续,想象着温情,想象着他们的爱,想象着凄凉。
大学的四年功课,快见底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蔓延周身。
叹时光飞去,感华年伤逝。
手里什么时候起握住的只是昨日,惶然中失去一个个今日。
日子总在叨叨念念中飞逝,总是不经意间惹起个性的伤愁,那一抹躲不掉青春的感伤。
快要到来的大三的暑假,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
念想着太多的计划,失落着太多的遗憾。
想要弥补一些没落,却又没有来路。
变化紧随着生活,于是,不再做太多的计划。
就那样慵懒地过吧,在还未靠近社会的空间里,允许自己奢侈地逗留着看风景。
很多爱,很多暖,在身边。时不时掉入一种感动的状态。
很多莫名的情绪,很多不在意的在意,在心尖,时不时撞击着海平面。
是的,敏感的人多半是不幸福的,很多人告诉我。
我想象着刺猬拔掉刺的血淋。
然后愈合,然后结疤痕,然后痕路慢慢模糊。
再慢慢清晰,最后变成一朵花,绽开在心脏边。
不要怀疑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想这么说话了。仅此而已。
有些朦胧不是更美好吗?
听!夜。在私语。
孤单吗? 不
只是想起某些东西,关乎纯粹,亦或幻想。
只是惊悸,不知名的惊悸。
Part 4
《问你—安静的自己 》
问你为何不偏不倚中了它的毒
是你封杀了通向明媚的径路
还是生活苛刻你只得眉头紧锁
问你快乐明明那么简单
为何却快乐不起
是你没有等到生活的温柔
还是你固执地不放过一点伤愁
问你明明没有什么心事
还这般多愁善感
是你刻意让自己背负沉重
还是你不曾给过自己轻松
问你明明生活充满温情
为何还会觉得凄凉
明明不是个要求很多的人
为何还让自己如此累
明明想要的只是简单
为何还是逃不过复杂的思想
问你
问你问你
问你该拿你怎么办
Part 5
《我真的不想徒然地活着》
<别怨时光堪忧人>
忽然,我害怕极了。仅不到一年的光景,我居然开始有些妥协。当有人说起“考研吧,2013”。我的眼神黯淡流离,甚至不敢再对话。
曾经的骄傲和现在的麻木变得狰狞不堪。我再也无法安慰自己贫瘠的心灵。我想去逛会书店,可是两天的周末居然又被我兜着。有那么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是那么地鄙视自己,却又是那么地肯定自己。
我真的不想徒然地活着,和很多有志向的人一样,曾经一度清晰的路线却被雨雾迷糊,微微耽搁,却再也画不出当初的圆满,我变得如此痛恨自己的破败。
如果能有如果,假如还可以假如,在绚烂的生命里是否就不会狼藉和落寞。生活是否会如树上的果实一般丰满殷实,我的笑容也是否会每一个春天里绽放。
<佛陀慈悲是真理>
时光易逝,不耐人寻味。况且每个人都在寻求一个步骤的改变。
广普法师说,“慈”即是“兹+心”,活在当下。“悲”即是“非+心”,“非”即是不是、否定,接纳和包容所有的不是。
是的,生活无时不刻需要一颗慈悲为怀的心。对自己,对身边,对生活亦然。
法师说,生活中除了为人父母是没有经过培训的,任何东西都是在培训,包括爱心和善良。或许如是,做慈善首先需要的是一颗爱心。
也许周末时间可以多去做义工,而非一再留恋自然的天空。如果民间慈善变成形式居上,慈善也许只是过过场。如果是形式和具体相结合,不乏是一种善念。
<梦里花落知多少>
几个晚上来持续做着梦,各式各样的不好的梦。明明都是记得梦的内容,天亮却忘记了。拼命地去想梦里面的情结,却还是一片空白。
读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现在却记不起一个情节。记忆有时候会是一种可笑的说法。犹如你只是在怀念一种感觉,却要一再谎称自己曾经深爱过。
到底在抵抗些什么,还是在等待些什么。这种迷迷糊糊的日子,三分清醒七分醉熏。
此时在看《北京爱情故事》最后一集,从第五集直接跳到最后一集。爱过两篇关于《北爱》的影评,对里面的都市爱情有略微概貌,从第一集看到第五集,我便不想继续看了,只是还想把最后一集看过。
这样现实赤裸裸的都市爱情,不敢看得太入,我只看着剧中黑白的画面和那些触动心灵的文字,感觉就够了。也许很闲的时候,我会去认真地看过,但不是现在。
自顾自地写着不着边际的词句,眼神流落在窗外稀疏的一米阳光里。
Part 6
《就算天使单翼,也要美丽》
“这是一个乱情的年代,谁都不是谁的谁,都只是我们自己,仅此而已”朋友忿忿又认真地跟我说了这么个现实的秘密。
这是一个伤情的年代,谁都在小心翼翼地舔着伤口,用一种别外的沧桑述说着鲜为人知的那份伤愁,描拟着独具一格的寂寞。或者说不停地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寂寞。要么让自己焚身于寂寥中,要么让自己在多情的暧昧中求一种自慰。
其实我们都是好孩子,只不过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单脚踩着脚踏板,抖抖擞擞地前进。直到哪一天遇见天真…
也许不是我们想要的太苛刻,只是我们需要摆脱生活里不断出现的不安与凄凉,想要一种厚厚的温暖把自己裹严。也许我们都还在耍孩子气。。。
我们不再小孩,其实我们又在小孩,我们不过一班大小孩。
我们想象着大人的口吻,也沉重地模拟一句感慨“情伤人多深,生活多现实多物质,一辈子的路多艰难”。虽然如此,我们心里还是偶尔依旧儿童的一丝天真,多少还是会幻想真善美的美好。哪怕自己的行为已经走在出轨的线路上,也不放过一点遐想。
其实人不都这样吗?掩着伤口却又时不时回头顾影自怜,盯着伤口。于是我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爬行在单行道上,不敢碰及柔情的那一面。可人也往往在保持思想清醒的同时,不知不觉言语却提前出卖了自己,自己只是恍然不知。一种透明的伤,一份新生的情,都显得欲盖弥彰。
人的思维有时真的只是转念间。其实我们也都知道的。只是我们常常在这个拐弯处做太多的挣扎和缠绵。
我们风华正茂,可嘻哈的脸上都不是那么有光泽。嘴角上扬的弧度不经意就透露着一种酸涩,扭捏扭捏着寂寞和不快乐。有时候,我会一直在想:是成长的道路苛刻了我们,还是我们这班年轻人苛刻了幸福的概念。。。
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个年龄的我们不应该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眉头紧锁。人生不过尔尔,何不豁达糊涂点。我们嘴里说着想要简单平凡的幸福,可又有多少人真正耐得住简单和平凡。如果停止在简单上,就会很快被划入不求上进没本事的队伍里。如果一直都在跋涉里,有挺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变成一种附庸,别人眼中的幸福,自己却丝毫感受不到。
那要怎样的一种平和才算和谐自然?也许人人都在探索着。。。因为人在前进的同时也在后退了。
其实我们不过一群大小孩。依然有着小孩的倔和天真。
如果年轻遇见一段爱,未去稚气的我们还不够抵挡一面,那么爱的轰轰烈烈又怎样!一路上患得患失,到最后还是因为不懂爱而划上并不完美的句号,让一辈子里记忆着一种深刻。
如果遇见爱,在彼此最美好的年华,能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一定请握紧,因为我们都是会走失的小孩。
世界很大,大的我们看不到彼此;世界很小,小的我的眼里只有你。
如果爱,请深爱。我们都是一起牵手的孩子。不要松开我们的手,让我们这些单翼天使都飞得更美丽。
如果能有另外一个单翼连着我们的单翼,那最好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我们依然要活得美丽点。在我们依然美丽的时候,说不准你想要的就都来了。。。
青春的单行道上,我们都是单翼天使,感受着寂寞,感受着轰烈,感受着悲怨也感受着不舍。阳光还在,记忆在更新,我们没有理由找不到我们幸福的稻田,呼吸属于我们的青春气息。。。
阳光洒落,摇曳着我们的单翅,青春序曲,依然美丽。。。
本文作者:一一1439717347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