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和我说,她年轻的时候,我姥姥常对她说:“你看看你整天浑浑噩噩晃晃悠悠的像个什么样子!大好的青春岁月都被你用来无病呻吟偷懒享乐了!还不趁年轻没压力记性好多学点儿东西,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就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知道时间宝贵,就知道年轻有多好了!到时候,我笃定你会后悔!”
实际上,以上这些话不过是我母亲训斥我时举的一个例子,她无非是想告诉我,当年她的妈妈和她说这段话的时候她没能真正理解,现在她确实是后悔了,所以现在要来导正我、告诫我,以免等我到了她这把岁数,也只能痛恨年轻时自己的剑走偏锋、蹉跎岁月、异想天开了。
这不是我母亲一个人的观念,大把大把的有了点儿岁数的人看到年轻人各种胆大妄为、虚度光阴的行为都感到心如刀绞、恨铁不成钢。人们似乎一定要活到一定年龄,才能够明白一些道理,当他们被生活的压力所迫,在理想和尊严之间摇摆不定的时候,就开始谴责年轻时的自己为什么会对生活那么傲慢无礼,为什么会对梦想那么不以为意了。他们悔不当初自己整日浸泡在一些毫无意义的游戏和恋情当中无法自拔,把某个虚拟的世界当作真实,对一个班级间的比赛无比认真,对一个现在想来毫无特点的女孩儿一意孤行。
我当然赞同,青春不该写满无知,不该毫无自持力地犯错却又不想付出任何代价。但青春,更不可能、甚至不该理智得写满目的和意义。也许癫狂、也许不知天高地厚、也许不计后果地敢爱敢恨正是青春最重要的意义。
如果人生是一副画卷,那么青春,就是这幅画卷的边框,告诉人们自己人生的边界会在哪里。真正美妙的人生,不是一直成功,而是充满各种感受力,承接着各式各样的感官刺激。人们从生活中领悟到很多道理,同时也产生各种情绪,而感受和理解、情绪和认知同样重要。
人生是考卷,但它更是一场体验。青春的意义,有时就在于它毫无意义,就在于可以在一定尺度内不计后果地根据自己的喜好行事,不用给每一种行为找原因,不用给每一件事情提前设想后果;就在于可以大把大把地消耗时光,用尽光阴去发呆,去流浪,去自我放逐;就在于可以成瘾般的爱然后再发疯般的恨,敢于哭泣,也敢于离散。
这样的癫狂,只限于青春,再小些的时候,心智不足以支撑这样的癫狂,再大些的时候,社会化的程度逐步加深,人们不敢也不会再这样癫狂。这样的癫狂,是青春期的限量版。我们更是在其中,获得一种千金难买、理智所不能及的意义。它有时候比什么都接近生命的本意,让人们真正依靠本能和本我去生活。青春期,是人们最了解自己的时刻。一个没有疯狂过,没有真正度过青春期的人,会充满缺憾,有时也并不真的了解生活。
感性和理性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理解的,没有相互的比对,就会让两者都失去意义。
本文作者:张薇薇,感谢作者的倾心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