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悟,我们总是在寻找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比如有的姑娘喜欢戴着眼镜的斯文男生,也有的姑娘容易对皮肤黝黑男人味十足的家伙一见倾心。
你的情感经历越多,就越容易归纳出自己所喜欢的类型具备的特点,就像统计学中做的回归分析,样本越大,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越强。只是在恋爱的世界里,很难能遇到足够多的那个他,毕竟青春有限,而了解一个人又太费时间。
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我所喜欢的类型应是这般模样——不管他来自哪里,只要这个人善良、乐观,对生活有追求就好。个子不用太高,如果能风趣幽默一点、如果什么都得懂一点,可以时常陪我聊一整夜的那就太完美了。于是我带着计算好的恋爱“模型”去寻找与之匹配的那个人,但生活却偏偏不给面子,打击的力度不断增强。在经历了很多次相识、相知以为可以相爱的时候,发现眼前的那个人终究还不是心中的他,心中依然不免失落。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生活还是要继续。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从认识到熟悉的时间越来越短,因为流程越发熟悉,甚至第一次见面之后你都能判断下一步会是什么。有时候自嘲,如果我是人事经理,这种能力也许能让我迅速升迁。生活的无奈不断刺激我的神经。
有时候想要放弃对爱情的念想,找个喜欢自己又不那么不堪的人终了此生,又有何不可?问题在于终究过不了自己的关,往往在最后妥协的关头放弃,选择继续为残存的梦想战斗。
虽然不知道最终会是什么结局,也许等到了真命天子让世人艳羡,也许孤独终老让世人哀叹,不过又有什么关系?谁说生命必须完美,谁说找不到那个他就是残缺?
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完美的爱情方程式能帮你找到真爱,我们在找到合适的人之前提出的种种要求都会在找到真爱的瞬间瓦解,所以何必浪费青春去妄想,不如跟随内心的感觉,哪怕为爱浪迹天涯。
本文作者:小谷老师
人生是一段已知终点却不知路途的旅行,总有迷路的时候,但也总有路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