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美文

灵魂绝响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很喜欢这个书名,它既表明了作者心境又显出了他写作的状态,以忧伤之笔写敏感心灵,有种哀伤的叹息的感觉,这是卢梭生平的最后一部作品。


这本书是一位片友推荐我看的,其实以前对卢梭也了解一些,不过大多是关于他政治上的思想主张,“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主张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让•雅克•卢梭法是国史上伟大启蒙思想家,他的优秀作品有很多,漫步遐想这本其实并不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不过却是我认真看的他的第一部作品。


“阴悒且充满忧郁个性的人所经受的苦难和必须克服的苦难多半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欢乐而漫不经心的的人所遭遇的苦难都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事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到失望的打击,但是凡事只见光明的一面的人却时常不能如愿”。我觉得用叔本华这段话来形容卢梭很是贴切,卢梭早期出版的作品《新爱洛绮丝》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但是后来的《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曾长期遭受到迫害,导致他变得极度阴郁敏感,晚年的卢梭贫病交加过起了退隐的生活,漫步遐想可以说是历经世事沧桑之后的卢梭的内心独白。


现在,这个世界上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了,除了我和我的影子,再也没有兄弟、邻里、伙伴。我在想卢梭是在什么心境下写下这句话的呢,周围明明都是活生生的人,但他却觉得世界只剩下他独自一人了,他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他把自己排除在这个世界之外了,世界之大他竟没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看书时,我一直在想象卢梭写作时候的样子,他每天出去散步,外出去接近大自然,独自思考,然后写日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写的能否被世人所看到,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他只写出最真实的自己。 


他总是不断的剖析自己,分析问题,然后再开导自己,其实我觉得他还是没有真正放下,他还是想试图解释一切,他还是在乎民众的看法,真正的放下应该是即使发生在自己周围了也再不能掀起心中的涟漪,但是卢梭不是,他把每件事都记得很清楚,他甚至觉得周围净是他的敌人,虽然事实上他也有很多敌人,不过他有些草木皆兵了,他把自己绷得太紧了,或许是他被迫害的太严重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根本不善于施诡计也拙于提防,可是他徒劳但却坚定的做着顽强的抵抗。在那个时代卢梭是不容易的,他有自己的理想主张,但却不为当下社会所认同,所以他只能忍受比常人多一些痛苦多一些磨难。


每一个时代的先驱总是遭受的比常人多,因为他们思考的多,他们总是试图唤起民众的觉醒,他们认清了现实的残酷却还固守自己的梦,他们对周围有着深深的厌倦与唾弃,但骨子里去还不想放弃。我想卢梭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写下来,既是圆梦也是自我疏导的过程,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把想法写出来的同时也像是在跟自己对话,不断的自我否定跟自我肯定,最后再理出一个头绪。


书中除了卢梭的自我反省独白,我最喜欢的是他写于大自然相处的时候,大自然总能给他无限的平静,不知你是否曾经认认真真的去感受过大自然,仔细的看过一株花、一棵草,如果全身心的去感受,会感觉到像是大脑放空了,与大自然相比,一切好像变得渺小了,一些曾经心心念念放不下的东西好像变得都不重要了,它会让人重新审视自己,这一生是否活的太累了,人生几许失意,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必太过执着。


如果怎么都可以度过一个人的生命,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生活。卢梭一生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即使他在生前得不到太多的认可,但是死后确实为后人所推崇敬仰的,但遗憾的是他太不懂生活了,不然也不至于到晚年之后过得那么惨,他们对他身心的迫害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逼入了绝境。不过即使到了绝境也不能教他不再思考,这是卢梭坚守的,尽管他以无力再做什么,但思想是自由的,一个人所要做的事情,在某些事情上取决于对它的信念,卢梭一直坚守着信念。


卢梭说:我常常为自己的无能多于过失而自责。有多少人会这么真实面对自己剖析自己呢,我为这个伟大思想者致敬。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抹云

边走边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空心‘
(0)赞
2017-03-23 07:03:00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