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小说的成就
小说《香水》出版前先在《法兰克福总汇报》上连载,立即引起强烈反映。1985年初,该书由瑞士苏黎世的迪奥戈内斯出版社出版,很快便成为联邦德国的头号畅销书。1987年初,《香水》在民主德国发行,不就即销售一空。据统计,该书至今已被译成法语、希伯来语、加泰隆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等23种文字。1987年《香水》获得了十五份“古腾贝格奖”中唯一的一份优秀外国小说奖。
根据小说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耗资5000万欧元,全球票房过亿,并获得“德国奥斯卡”——德国电影奖八项提名,且最终获得最佳摄影、美术、剪辑、音响在内的六项大奖。
气味与呼吸同在,这是一种本能。
----------------------
这部电影是在我18岁看的,之前一直被同学们推荐,终于在炎热的盛夏如愿以偿。
第一次知道《香水》这部电影是在高二的时候,全班同学外出集训画画,而我却另寻了画室。为了消磨画画的乏味,老师组织了他们看电影,就是这部《香水》。那晚之后,空间里各种说说都是关于《香水》。我似乎也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这是我第一次与它擦肩而过。
第二次了解《香水》这部电影是在高三的下学期,外出的同学开始陆续回班级上课,晚自习的一个聊天中无意间扯到了《香水》这个话题,聊了整个晚自习。更是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
第三次欣赏《香水》这部电影是在毕业的暑假,终于打开了《香水》的玻璃塞,嗅到了诱惑至极的芳香。
《香水》带给我的感受绝不是视觉的冲击,虽然那油画式的古典另我倾覆,但是在心灵的震撼下,就显得那么渺小。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杀手,极具天赋的调香师。他是巴黎之最。他对美得追求,对香的追求是那么的自然,是一种能称之为本能的天赋。他一步步的走向罪恶,一步步把自己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中他顽强的生命力,锐利的眼神,完美的嗅觉,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电影中他是一个杀手,我却没有觉得他是一个罪恶,人们称之为恐惧,惊悚。我却觉得绮丽。没有任何的血腥,连死去的少女都是干干净净,雪白通透的美。
最令我无法忘记的一幕是,他杀最后一个少女的时候,少女睁开了双眸,眼神里没有恐惧,表情里没有惊吓。而他渐渐放下手中的利器。我原本以为他会收手,我原本以为他会爱上这位美丽而又爱自由的少女。可事实她还是死了,在他父亲的绝望中安静的死了。后来仔细想想,她是必须死的。她的美无法和他的自然相提并论。
他无法爱与被爱,他被那位买梅子的少女所吸引,深深的吸引。他几乎变态的方式接近她,只为了她的香,他为之倾倒的香。却在他的失手之下慢慢消失。他失望的眼神,失望的哀求,令人心疼。
天才就是不被理解的,他被决定要在孤独中度过,他拥有完美的嗅觉,自己却没有任何气味。孤僻,孤独,疯狂。
人在孤单的时候会变成有思想的沉默着的疯子,他是真正的天使。他赤裸裸的来,干干净净的走。
我遇到了很多人,不管是同学还是朋友,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大家对我的印象都只有一个字,冷。我被人说成孤僻,被说成有自闭症。我在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能够在众人中产生共鸣,唤起感动或是震撼,那变成就为经典。
《香水》是真正的经典。足够唤醒人们内心的触动,不是欲望,不是罪恶,不是恐惧。是本能。
每个人都有一颗孤僻的心,每个人都是相对孤独的,万物皆有联系,却又毫无联系。
本文作者:小憨大人
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的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