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唱腔: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2、行当: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
3、服饰: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延续,唐宋明时期的为多。
黄梅戏的艺术特点不仅在唱腔、行当、服饰上,在妆容和乐器上也颇有讲究。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黄梅戏起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经过后期发展加入了其他乐器。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徽安庆发展壮大。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从农村发展起来再发展到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的**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等。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