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琴不是弹拨乐器,而是一种打击乐器,它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的。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的时候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的声音类似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
木琴最早产生于14世纪,主要流传在非洲、爪哇与硬度尼西亚等地区,直到16世纪开始出现在欧洲。木琴当时被称为木制敲击乐器,表演者席地而坐,两腿伸直,木块横置于腿上而进行敲击,在当时被称为腿上木琴。经过改良后,将木块置于半圆形的框架上,演奏者需要将其从颈部挂至腰间进行敲击,由此又被称为环装木琴。后来又被称为瓢式木琴,其是将每一块木块下方放置开口葫芦作为共鸣器。而现代木琴就是根据瓢式木琴改进而成的。至19世纪,这种乐器已经常被巡回演出的演奏家们当独奏乐器使用。
木琴的发声原理:每一个木条的音调高低取于其长度与厚度,短而厚的木条会发出较高的声音。同样的,长而薄的木条会发出较低的声音。每一个木条的两端各有两个节,亦即振动的静止点。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