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解小知识

殿试又称为什么

 

殿试又成为御试、廷试、廷对等。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只有在会试中被选中的人才能参加,由**亲自进行选拔。

科举是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一种**,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可以自己报名参加,也可以由其他**推荐,使更多人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南北朝时期,科举**便已经逐渐萌芽,直到唐朝才真正成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对科举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科举考试常见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一般在本地举行,由各地州府的**主持,在八月举行,被选中的人叫做举人,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会试的要求比乡试更加严格。

参加会试的人为各省的举人,会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其他被录取的人被称为贡士,会试一般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由于在春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为春闱。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项,由武则天创立,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第二名被称为榜眼,第三名被称为探花,不仅能获得官职,还能得到**的重用。


我想知道,没有我的以后,你会和谁一起度过。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年华淡化颓废
(0)赞
2022-05-21 21:46:02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