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解小知识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哪里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著作《韩非子·五蠢》记载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 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 国笑。今欲以**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是成语守株待兔的 直接源头。

韩非子当时引用这个故事是为了向君主阐述治理国家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 故步自封,而要因时因地制宜。换言之,即不能直接拿古代的**、**与措施 来直接管理当今社会。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浓缩凝结成为守株待兔,它与口 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等成语意思相当,常用于比喻不思进取,整天妄想 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一种侥幸心理。如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越国 奇逢》 妾闻**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乘此壮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也用于比喻拘泥守旧,目光狭隘,不知变通的保守心 理,如宋·陈师道《清月**再住荐福疏》 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 砖,亦古今之常事。


我用尽整个青春,却走不出悠长的雨季,一路行吟,一路回望,忆念不息,泪流不止。将心化成一颗露珠,栖息在梦宽阔的叶子上,沉沉睡去,待下一世的晨曦,将我轻轻唤醒。么,今生,可否允我尘埃落定,还我素心如月,温婉如玉,清眸流转,恰若初见时的盈盈。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魏秋兰001
(0)赞
2022-07-13 11:58:40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