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解小知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么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活动。


懂得彼此,从不奢求风花雪月般的浪漫,不奢望惊天动地般的轰轰烈烈,不奢想相依相守的天长地久,只愿一抹最真的微笑,一句轻轻的呼唤,一生刻骨铭心的无悔。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天空♥
(0)赞
2022-03-15 14:34:13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