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解小知识

浣溪沙的典故是什么

典故:

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调别名山花子。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分*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韵,下片三句,两*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后来你走了风停了故事也结束了我也不会再爱了。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0)赞
2022-01-17 00:27:10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