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赏析: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
曾经说好的永远,就被一个突兀的转身否定。散到最后竟找不到互道珍重的理由。幡然醒悟的时刻,也终于知道,感情,其实很脆弱!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凡的蹉跎。可以牵手在狂风暴雨中,却不能相携于阳光明媚的天。偶尔,还会幻想,幻想和好后的甜蜜,幻想重逢时的拥抱,幻想梦呓般的呢喃。
本站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由用户上传分享,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