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肉圆闻名全台,皮Q,肉块、笋丝、蛋黄等馅料丰富,香Q口感滋味一级棒,是到彰化不可错过的必尝小吃。特别的是,小小一颗彰化肉圆竟也有分南、北口味,现在就来看看不同口味各有何特色。
彰化肉圆有地域差别,大致以北彰化(彰化市、芬园一带)、南彰化(北斗镇、田中镇一带)为区隔,两者原料相似,都是以地瓜粉、猪肉及竹笋为主,但从外形、做法到蘸酱都有所不同。
北彰化、南彰化肉圆比较表。
北彰化肉圆内馅还会添加香菇、干贝等其他配料,用料较丰富些。做法上是先将材料放入铁碗中再蒸熟,所以外形呈碗状,再油炸过后淋上花生、芝麻、蒜泥及酱油调配的特制酱料,口感带甜。而肉圆吃完后碗内剩余的酱汁再添加大骨汤享用,是许多饕客喜欢的吃法。
南彰化肉圆的外皮会将地瓜粉与浊水米依照一定比例制成米浆,吃起来不会过黏且有嚼劲,内馅先将温体猪后腿肉腌制、冰一天入味后,再将竹笋切丁炒香,最后将馅料包入外皮经蒸制而成;由于每颗肉圆都是以手指按捏成形,所以肉圆外观呈元宝状,颇具特色。酱料方面,南彰化肉圆的酱料多以甘草等数种中药材熬制,并加入米浆制成,吃来带有淡淡中药清香。
左为北彰化肉圆,右为南彰化肉圆。
地瓜粉先于制作的前一天依固定的比例冲热水再放凉,隔天再放入生地瓜粉均匀搅拌成浆。
将地瓜粉浆放入特制铁碗。
再包入竹笋、猪肉香菇等内馅,除了外皮不易破外,也更能精准拿捏分量。
利用古早炉灶过蒸,内部砖瓦可维持一定温度,肉圆热更加均匀,让外皮口感更好。
下锅以温油浸泡,让外皮收缩、呈现Q度。
后腿肉先腌制一天使之入味,再加入笋丁炒香。
将内馅包入外皮中。利用手指按捏塑型,让内馅吃起来更加扎实。
下锅油炸前,再将外皮二次补上米浆,下锅炸起来较不易破。
下锅以温油浸泡,让外皮收缩、呈现Q度。
准备入锅的肉圆,从形状很明显可以分出:左为南彰化、右为北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