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图说养生 > 中医养生

艾灸对胃炎有效果吗,胃炎艾灸的位置图

胃炎是现在很多上班族会遇到的健康问题,不及时调理,转化成慢性胃炎,治疗时间就容易变得漫长,那么胃炎的调理方法中,艾灸有效果吗?胃炎艾灸的位置有哪些呢?

艾灸对胃炎有效果吗

1

有。

胃痛多因食用生冷食物,寒邪犯胃,阳气被遏,或饮食不节,气机**,肝气郁结有感,通过艾灸可以达到疏肝理气、温胃散寒、调补脾气、健中和肠的功效,对于胃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灸对胃炎有效果吗

胃炎艾灸的位置

2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建里: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天枢:前正中线旁开2寸,*齐。

期门:在胸部,当**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

寒邪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

艾灸取穴:中皖,内关,足三里,胃俞,关元穴。

功效:散寒止痛。

胃炎艾灸的位置

饮食停滞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3

主要症状:胃脘胀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减轻,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

艾灸取穴:中皖,内关,足三里,建里,梁门,天枢,内关,阳辅,商丘,膈俞,脾俞,胃俞。

功效:消食导滞。

饮食停滞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肝气犯胃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4

主要症状:胃脘痞胀疼痛,嗳气频作,苔薄白。

艾灸取穴:内关,中皖,足三里,期门,太冲,阳辅,商丘,膈俞,脾俞,胃俞。

功效:疏肝理气。

肝气犯胃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胃炎是现在很多上班族会遇到的健康问题,不及时调理,转化成慢性胃炎,治疗时间就容易变得漫长,那么胃炎的调理方法中,艾灸有效果吗?胃炎艾灸的位置有哪些呢?

胃热炽盛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5

主要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吐酸,心烦口苦,舌红苔黄。

艾灸取穴:足三里,内关,中皖,下脘,梁门,内庭。

功效:清胃泻热,和胃止痛。

胃热炽盛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瘀阻胃络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6

主要症状: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或见吐血,黑便,舌紫暗。

艾灸取穴:足三里,内关,中皖,膈俞,三阴交。

功效:理气活血,和胃止痛。

瘀阻胃络所致胃炎艾灸部位

脾胃虚寒型胃炎艾灸部位

7

主要症状:胃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中皖,内关,足三里,关元,公孙,脾俞,阳辅,商丘,膈俞,脾俞,胃俞穴。

功效: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型胃炎艾灸部位

艾灸治胃炎的施灸方法

8

1.每穴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食指,中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条垂直悬起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到4厘米,以感觉温热至微有灼痛感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到10分钟。

2.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把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放在姜片上,用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

艾灸治胃炎的施灸方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图片
相关单图
热门图文标签
热门图片标签
热门词条推荐

精美图文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信息
紫叶风铃liu
(0)赞
2021-03-20 01:29:42
相关专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