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夕节本应该是一个挺好的日子,可惜胡彦斌郑爽郑程晓玥公布恋情狂虐尚之潮小编这样的单身狗,让小编着实有点不高兴,在很多关于他们恋情**中都有“登对”这个词,那么登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读音呢,小编抛去那些让人家虐的“不开心”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登对是**粤语、客家话方言,登对只限于男女,不限其他事物,登对也是客家方言俗语,表示合适与般配,但不单指人,也可指物。粤语、客家话中“登对”指的是相配,配对,合适的意思。粤语中一般是指男女之间的感情。比如《似是故人来》这首歌中唱到:“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歌曲《小城大事》中也有一句:“再回头,你不许,如曾经不登对”。
“登分”意指恰当、正好与精准,“着向”表示合理与正确,两者都表示称心遂意;“登对”意指合适与般配。“登”是俗字,本字为“戥”,音děng,客家话读“dēn或dēm”。戥是微型精致的杆秤,旧时多用于称量金银或贵重药材,后来,戥的一些术语亦转用于常用的杆秤上。“向”有些地区读为“样”,其意义都是表示方向,亦可作动词,意指翘起。
登分、着向与登对原是制作杆秤与称量的行话。秤包括提扭、秤杆、秤盘和秤砣。离秤头的第一个秤星(金属星点线)叫定盘线,秤的合格与否须通过“打秤盘”来验证,即应观察空称时秤杆是否保持水*。当秤砣线恰好压于定盘线时,行话叫“登分”,即表示精准到位与恰当,此时,秤杆必须呈正确的水*方向,如此翘指的方向即称为“着向”或“*水”,因此,“着向”就引申为合理与正确。
因此,“登分”“着向”都表示称心遂意。另外,旧式秤的秤盘吊线与秤秆间往往连接一吊框,框内有一组“对针”(如图),“对针”由上方活动垂针和下方固定竖针组成。称量时人们依据两针是否垂直正对,即所谓“登对”来确定横杆水*方向,也就是说,移动称砣线,当框内对针正对时,秤杆方向就是被确定的水*方向,对针有如此之功用,于是人们便以“登对”来形容般配。
戥,原指厘秤,其最小称量单位为厘,但民间真正的厘秤极罕见,而多为分秤,习惯上人们也把精小的分秤称之为厘秤了。称量时,当称砣线恰好压于某分度线,其精准度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此亦可谓之“登分”。
秤,是衡具,亦象征着公*,在客家民俗中同样有着公*寓意。旧时,围屋里住着的是大家族,当年内有第二个年轻人结婚时,大厅内就要水*悬挂一把杆秤,新娘“过门”抬头要看到这把秤,否则,人们会认为屋内的运气都被前一位结婚的新娘占去了,没有公*地留给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