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没响她就起来了,看了下手机,七点五十分。
早起的习惯好像一直都有的,即使是在掀开被子能看到吐出气圈的冬天,她也保持着睡不过九点的风格。
洗漱、喝水、涂保湿霜、弄了下脸,然后整理桌子、包包,最后穿衣服。照镜子时她发现脖子上的项链不见了。
项链是在睡觉时断的,吊坠和链子都落在枕头旁边,那是兴起时她给自己买的礼物,时隔一年多。
她把链子放在手心,纯银的光泽还在,和一年前一样。一起买的还有个戒指,她把她戴在左手食指上,什么意义她没管也没顾,但别人都说好看。前几天面试时她把它取下,然后再也没戴上。
有些事情,有些东西,好像冥冥之中。她不知道怎么了,只是突然感觉难过,那是种从内心某个角落深处慢慢释放出来的,说不上也说不明的情绪。
拿书和泡着无糖豆浆的保温杯、下楼、买早餐,去图书馆。
临近毕业,工作已经找得差不多了,但不着急出去。她不考研不考公务员不考银行,图书馆却几乎每天都去。那里的保安大叔总是笑着,他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真有意思。她也笑。很多时候她去自习室看书,去天台听英语,在杂志阅历室看各种杂志。无聊时在大厅书吧玩手机、睡觉,太阳好的时候买点吃的到处走走。
这是她一个人的所有日子。
她喜欢闲晃,有时候会一个人走很久很远。逛超市,看所有物品买的却很少,她喜欢吃水果,苹果橙子是最爱。其实她有很多朋友,除了大学班上,还有其他不同学部不同年级的,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忙,每天和他们喝茶吃饭,现在闲着,只偶尔和一两个朋友散步聊天。
总会有人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她,然后问,你怎么一个人啊。她笑着说是啊。
最后慢慢的,她觉得一个人是理所当然。“当然是一个人,不然还会有谁。”“嗯,是的,一个人呢。”
这样回应都变成了习惯。
一个人,一个人。她不知道自己性格原因又或者是其他的,似乎她总是一个人,
其实她谈过恋爱的,两年多的异地恋,真正分手应该没满一年。有半年她去有她的城市,不远,火车一个多小时。有阵子连续几个周末都去,疯狂的时候十点在学校然后赶零点的一趟火车去看他,没票,在门口挡住她她就装可怜说东西丢在了里面。她留着每张和他有关的火车票。后来他又去了南京,那一年见了两三次,一次折中去了江西,再次是他来学校看她。他很高,肩膀很宽,手软软的喜欢出汗但很温暖。他力气很大,她打他踢他时他可以原地不动,抱着她时她挣扎不得。
他叫她笨蛋,他喜欢在她耳边喊她。他给她买了个手机,他发的短信都留在里面,不舍得删。很长一段时间他给她打电话,不挂等听到她呼吸声睡着了再睡。他很宠她,会提醒她吃饭睡觉加衣服,会把银行卡QQ密码告诉她,在路边蹲下来给她系鞋带,天冷了允许他把冰凉的手伸进他的衣服里。
再后来又是怎么了呢。
他辗转去了贵阳、昆明。她难过的时候他没回应他,他苦的时候她没在身边。
然后很久不再联系。
然后再某个冬夜里接到他的电话,两人都哭了,她哭得最惨,眼睛都肿了一夜没睡,第二天考试。
就这样过了很久很久。四月的时间她一个人去爬山,海拔一千九百多米,她背着包一个人向前。
在山顶,有了信号,她给她打电话,她说我们好好的吧,好不好。她一直相信他。她一直以为,只要她说笨蛋,我们好好的吧,他就会回到她身边,她一直以为只要她一哭,他就会心痛然后牵过她的手,不管时间地点。
他说,他需要时间。山上风很大,吹得她头疼。
她还是听他的,没有在山上过夜,匆匆下山,赶回长沙的火车。回来的路上她告诉自己,那就等他三个月,全心地,不闹不纠缠。
《青春期》的宣传片,赵薇说,青春是场离别的狂欢。记忆中她哭得最久的一次,是看完电影的那个晚上,倒不是因为电影。她说她从没有想过,有天他会牵着别人的手把别人抱在怀里。这些,她是光想就会掉下眼泪的。
在前一天,她知道他订婚了,别人告诉她的,说时间是那之前的晚上。她觉得什么狗血剧情都找上她。她给他打电话的,发了条信息后,就再也没有和他联系。一句话也没有。她去上新东方的课,申请暑假留在学校工作。下班后,和朋友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再去跑步。她慢慢很能跑,六圈七圈都可以,她说坚持本身就是种美好。
依然不接受那些对她穷追不舍的人,或许是少了那种激情和感觉。
面试时面试官问她是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她笑了说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后吧。她说现在我只想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越来越好,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人,不是吗。
她感性。亦理性。
即使后来听说他退婚或者其他,她的日子也那样过着不曾动摇,一个人的日子,她清楚明白很多事情。有的时候她也想有个人陪,像小孩子一样闹脾气。她一个人坐车,看着窗外说,也许离开这里就好了。对于这座城市,她想不出一点热爱它的理由。幸好,到了可以离开的时候。她把工作地点都选在了外面,她想重新开始。或许她会笑,装着乐观活泼的样子,和所有人好好相处,不再总是一个人。
不知道,她其实没有太多太多期待。对未来也是。
她只是想走出这一步,未来或者更远的事那就等以后再说吧。她想可能她会越走越远,越走越久,她有种直觉。
这是第二年了,临近冬天,她喜欢冬天。
不知道会不会下雪,她喜欢阴天,喜欢不出门的雨天。反而大晴天时会无缘无故闹脾气。她想下了场雪她就回家吧,家里最温暖。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姐姐们都嫁人了,只剩下她。有阵子她准备去北方的,朋友给她打电话说北京暖气通了,她不能想象那是多冷的冷。她没看过北方厚厚的雪,南方的雪很少,下不久就化了,然后地面斑驳,很讨厌。
她从没有某个冬天,谁一直陪在身边,在游荡的时候把手插在他口袋里,或者在路上买一杯热奶茶,两人分着喝。她冬天最深的记忆,是一个人从图书馆出来,下着微雨,昏黄的路灯,她把衣服帽子盖上,尽量走得快点。
那条回来的路,很多人送她走过,朋友,死党,还有他。她知道,这样的日子,以后也不会再有了。现在这条路最多的是一个人,身边的人,都一个个走了。她也要走,不会回来。
然后呢,再一个人去一个城市,租一个房子。不会做饭,不知道会不会愿意学。可能不会再接受异地恋,可能会换工作,辗转去其他的城市。
路在往前,只要带上自己,怎么都是平静的。
本文作者:七与七月
小小七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