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站在冷风间,像一棵枯草,摇摇欲坠,身下的人群有些模糊不清,像发现食物的蚂蚁聚集到一起,警车在轰鸣声中赶来,人群散开一条道,警鸣声吸引越来越多的黑点聚集,车辆拥堵在路上。
众人从开始满是惊讶和茫然的眼神迅速转为带着猎奇的触觉,不知情的人们开始编制猜测事情的背景,并互相传递,加工,到最后他们自己也相信了这变得丰富多彩的流言。瞧,语言的传播就是如此的神奇,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和装饰性。
“跳啊!”“好端端的为什么跳楼啊?”“据说是杀人犯呢””有什么想不通的,干嘛这样对自己!““真的假的,不是做生意骗的连家底都没了?””被炒鱿鱼了吧?““到底跳不跳,站这么久干嘛?!”“警察呢,上去了没有?““干嘛要跳啊?被甩了?”“他是谁啊?”“不知道,警察也不知道”“大家散开一下,我赶着去公司呢!这位哥们麻烦一下让我车过去”“诶,年轻人就是这样冲动”.......人群喧闹,七嘴八舌,难辨真假,各种思想在心底暗涌。大多数人是事件的观看者,也有极少数救人的,还有许多起哄鼓动跳楼的人,这样的人之所以起哄成功,是因为符合人们的心底的观看欲望,人类在满足欲望之时,是否会不自觉地释放出恶意?这样的场景在社会上时有发生,不管是报纸还是听闻,“跳楼”可是一个熟悉得很的词。
他们仰着头,伸长着脖子,像是恨不得要把眼神变成长长的蛮横的手把少年推下,好让他们长久的期待获得价值,好让他们圆滑的人生注入一剂肾腺素,好让生活激起一个波澜,见闻、八卦、谈资、事件、现场、视觉刺激、猜测、谣言.......瞧,不是很有趣?最后悲天悯人地加一句,“诶,为何这样呢”来掩盖自己的充满猎奇的兴奋的内心,大家心照不宣。
少年紧张地望着后面,激动地说了几句话,似乎有人在和他对话,他的一只腿伸到半空中,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一瞬间热闹起来,有些要走掉得人又被人群吸引回来,像是节目到了一个小高潮。少年像是木偶走木桩一样站在楼边,危险而任性。天气有些冷了,他却只穿着一件衬衫和西裤,不见外衣,衬衫的扣子掉了两颗,乱糟糟的套在身上,两腮红红的,像是一个上班族,也许和别人打过争吵过一架,还喝过一些酒,这样更显得危险,站着像小丑走钢丝一样,让人心惊胆战。过了半晌,少年终于似乎逐渐平复了激动的心情,表情苍白,也许警察终于说服那个倔强的少年了吧,或许他不再那么陷入痛苦的死胡同里,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解决的呢?
风变得大了,少年摇摇晃晃地站在边缘,摇摇欲坠,他似乎准备下来,却突然对着人群大笑起来,笑声奇怪而带着微弱的哭腔,很空洞。其实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那么让人容易猜透,或许是因为人的善变,无法准确预料下一刻,下一分,下一秒会如何。在谁也没有料到的时候,少年倏然毫无征兆地晃了下去,像是被风吹的,同时房顶飞快地窜出两个人影,其中一个似乎楸到少年的衣角,但终究没有阻止其下落的速度,少年就像断线的风筝,像他的笑声一样空洞地下坠。
呼........嘭!!
人群尖叫起来,像是发疯一样散开,地下盛开了一朵花。
后记:
人在绝望或者说短暂的陷入绝望出不来,选择跳楼这种置于公众视线之上的自决方式,我想或许是为了倾述自己的痛苦,想要活着,谁会想死呢?只是有些人获得救赎,有些人就像少年永远也无法得到什么了。他们其实忘记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这些痛苦,因为没有利益,这个社会靠利益来权衡大多数关系,如果有利益,就算利用人们的善良有些人也不会觉得什么,就像那些专业碰瓷者和残忍的"丐帮"。但我想大部分人是有良知的,只是缺乏相互之间的信任,社会信任的危机导致人们的道德行动变得谨慎。
本文作者:郭某人疯了
希望这东西也许虚幻,但只要还有一点星火,便会使人如飞娥般扑火而去。